营销动态 Marketing Dynamic

磷酸川芎嗪滴丸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的解聚作用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4-07-18 17:14:15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4-7-18】
分享至:0

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在临床上,血栓一般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状态下形成了固体的形态,会影响血液流动,甚至造成血管阻塞。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都可能形成血栓。血栓形成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栓形成。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聚集发生在血管之外,可以发挥止血作用;血小板聚集发生在血管之中,可以使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在正常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而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小板可以在刺激物(诱导剂)的作用下被激活而发生各种改变,如变形(圆盘形变成球形,表面伸展,形成伪足)、黏附(黏着在非血小板表面)、聚集(血小板之间黏着)和释放(颗粒内容物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又称为分泌)反应。血小板的这些改变可以先后出现,或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血小板的这些改变可以是生理性的(如血管受损后发生的原发性止血),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是血小板在生理条件下止血的基本条件,也是血小板病理条件下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

当血管受损后,内皮下的结缔组织暴露,血小板在胶原蛋白的启动下随即发生血小板的释放反应。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dr)、五-羟色胺(5-HT)、血栓素A2(TXA2)等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影响下,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子。血小板聚集后,释放出凝血因子,加之血管壁受损均可激活凝血系统,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在血小板栓子形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

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溶血栓药物,其中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抗栓治疗的主要预防手段。因此,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热点。血小板聚集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血小板功能体外诊断方法,在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抗血栓疗法、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浓度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磷酸川芎嗪滴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活血化瘀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探索磷酸川芎嗪滴丸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的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川芎嗪药理药效研究文献以及血小板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讨磷酸川芎嗪滴丸的抗血小板聚集和对已聚集的血小板的解聚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的磷酸川芎嗪滴丸抗血小板聚集非临床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一、血小板检查

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以分散的状态在血管内运行。但当血管损伤或受到刺激时,血小板则发生四种相互关联的变化,即形态和数量改变、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因此,通过对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黏附、聚集、释放反应进行检查,可以评判血小板是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以下是常用的血小板检查方法简介。

血小板计数

将血液经过处理后,可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查血小板数量,并用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的形态。

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生物学技术,用于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对流过光学或电子检测器的一个个细胞进行连续的多种参数分析。其特点是通过快速测定库尔特电阻、荧光、光散射和光吸收等来定量测定细胞DNA含量、细胞体积、蛋白质含量、酶活性、细胞膜受体和表面抗原等许多重要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将不同性质的细胞分开,以获得供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用的纯细胞群体。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的血小板含量以及血小板表面的相关标志物,可供分析血小板的功能及其生理或病理状态。

血块收缩试验

已凝固的新鲜血块,在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下,使血块中纤维蛋白网眼缩小,血清析出。血块收缩试验即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这一过程,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凝血酶,使血浆凝固形成凝块。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小板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束上。当伪足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网眼缩小,检测析出血清的容积可反映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

血小板的制备

血小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洗涤血小板的制备、凝胶过滤血小板(GFP)的制备等方法。

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其血小板浓度至少高于基线浓度的2倍,其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可用于血小板功能检测。

洗涤血小板是将血小板与血浆蛋白分离,使进行的血小板的相关实验不受血浆蛋白的影响。

制备GFP能更好地将血小板与血浆蛋白分离,能更多地保留血小板在血浆中的形态和功能,可以比较单纯地研究药物对血小板的作用而减少血浆中某些抑制因子、抗体、补体等其他因子对药物作用的干扰。

血小板黏附功能实验

当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一定时间后,血小板会黏附在异物的表面,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测定接触异物后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之差,即为黏附于异物表面的血小板数,由此可计算出血小板的黏附率。常用的方法有玻球瓶法、玻璃球柱法、玻璃滤器法、胶原黏附法、改良旋转玻球法等。

(六)血小板聚集功能实验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聚集成团,即为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重要功能。一般认为血小板聚集的简单模式为:血小板膜受体-连接蛋白调节蛋白-血小板膜受体。其中血小板膜受体为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复合物连接蛋白为纤维蛋白原(Fg),调节蛋白为血小板反应素(TSP)或纤连蛋白(FN)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在静息状态下,90%的GP IIb和IIIa以复合形式存在,但当血小板被激活时,GP IIa/IIIb受体位点暴露,并与Fg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此外,GP IIa/IIIb也能与含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的黏附蛋白如纤维结合蛋白(Fn)vWF结合等。在体外,血小板一般需要在诱导剂刺激下才发生聚集,已知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有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等。但当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时,也可能发生自发性聚集。血小板聚集有二个时相,第一个时相聚集代表血小板聚集物的形成,第二个时相的聚集代表释放反应的发生。

血小板聚集功能实验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常用的方法有比浊法、比值法、血栓法等。

(七)血小板释放试验

血小板释放与聚集密切相关,ADP、肾上腺素等引起的第二相聚集就代表了释放反应。胶原诱导的聚集则是通过释放血小板内ADP等物质所引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血小板聚集实际上是血小板释放的结果。药物抑制ADP等诱导的第二相聚集或胶原诱导的聚集就是对血小板释放的抑制。

血小板被激活时,将其颗粒物释放到血浆中,首先为α颗粒内容物,包括血小板因子4(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其次为致密颗粒内容物,如ADO、5*羟色胺、血栓素A2和钙离子等。血小板释放的这些物质又可作用于其膜上的相应受体,使血小板进一步激活。血小板释放试验主要有β-TG和PF4的核素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测定法等。

(八)血小板膜流动性测定

血小板膜流动性对维持血小板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凝、止血以及血栓形成等过程均与血小板膜流动性变化有关。检测血小板膜的流动性可以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作用。

(九)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血小板膜糖蛋白(GP)是血小板参与止血、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血小板质膜糖蛋白与颗粒膜糖蛋白两大类。质膜糖蛋白主要有GP Ib-IX复合物、GP IIb/IIIa复合物等。颗粒膜糖蛋白主要有α颗粒膜糖蛋白-140、溶酶体相关膜糖蛋白-2等。正常的血小板功能依赖于其膜表面的糖蛋白和血浆蛋白、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一旦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质或量发生异常改变、常可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对研究血小板功能具有重要价值。放射免疫法、流式细胞仪法是常用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方法。

二、血小板聚集原理

血小板的聚集始于各种诱导剂与血小板膜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过膜的传递而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IIb/IIIa受体活化,再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中介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聚集依赖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及各种聚集诱导剂等的存在以及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和血浆蛋白、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血小板激活是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原因。活化的血小板可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激活主要有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三条途径。

二磷酸腺苷是正常血细胞释放的生理性活性物质,通过结合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激活磷脂酶C,促进钙离子的释放,从而诱导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是血小板激活的二磷酸腺苷途径。

血小板激活的花生四烯酸途径主要是通过环氧化酶的作用生成血栓烷A2,从而诱导血小板聚集。血栓烷A2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的血小板聚集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途径,也称为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途径,是通过作用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导致血小板活化,是不依赖二磷酸腺苷途径和花生四烯酸途径的第三条途径。

三、血小板聚集机制

在血液正常循环过程中,血小板为静止状态。当给予生理或病理因子刺激时,血小板被激活并黏附于暴露的内皮组织下。在纤维蛋白原(vWF)存在的情况下,释放反应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则启动,这一行为发生于被激活的局部或皮下组织形成的凝血酶中。前者分泌二磷酸腺苷(ADP)和由后者形成的血栓素A2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此外,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受体调节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和被激活的GP IIb/IIIa受体结合,与血小板结合形成血栓和骨架,参与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

四、血小板聚集检测

血小板聚集率是诊断血小板疾病、评估血栓形成、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辅助临床制定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提高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检测方法主要有

光学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流式细胞仪法等。其中,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较好,临床应用较普及,是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金标准”。

光学比浊法是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放置在比色管中,然后用涂有硅的小磁粉搅拌。血小板逐渐积累,血浆浊度下降,透光度增加。利用血小板聚集仪将浊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其变化,血小板聚集W的动态曲线自动计算血小板聚集率。

五、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

抗血小板聚集机制可分为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影响核苷酸系统[升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抑制血小板膜受体(GP)活性、抑制血小板内容物释放四类。

抑制血小板花生酸的代谢途径机制

花生四烯酸是全顺式﹣5,8,11,14﹣二十碳四烯酸(AA),是一种不饱和ω-6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在神经末梢处含量达70%,在维持机体细胞膜功能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抑制AA代谢途径是抗血小板聚集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当AA进入血液后,在环氧合酶(COX-1)作用下分解为前列腺素H2(PGH2)和前列腺素G2(PGG2)PGH2和PGG2分别经由血栓素合成酶和前列环素合成酶生成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TXA2和PGI2具有完全相反的药理活性,其中TXA2具有促进血管收缩、降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而PGI2能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导致血小板cAMP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

TXA2和PGI2均为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因此,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保持TXA2和PGI2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对于抑制血小板聚集至关重要。

影响核苷酸系统,抑制血小板中cAMP的增加机制

核苷酸系统主要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和环磷酸鸟苷(cGM)系统。‌cAMP是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调节多种细胞功能。‌cGMP虽然含量低于cAMP,‌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与cAMP效应相对抗的激素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这两种环核苷酸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作用,‌涉及到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包括但不限于生长、‌分化、‌代谢、‌免疫和神经等方面的调控。

cAMP是由腺苷酸环化酶水解三磷酸腺苷生成,是细胞内的重要信号传输物质,在磷脂酶C(PLC)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cGMP是由三磷酸鸟苷经由鸟苷酸环化酶分解产生的,它可以经由非依赖性通路和依赖性通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调控,并且可以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得血管得到舒张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因此,提高血小板内cAMP和cGMP的水平或者抑制其水解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重要通路。

以三磷酸腺苷(ATP)和腺苷酸环化酶为催化剂,合成血小板cAMP。药物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促进cAMP合成或减少cAMP的降解,或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cAMP降解、增加血小板内cAMP,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此外,一氧化氮(NO)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增加血小板cGMP浓度,从而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通过cGMP和cAMP双通路抑制血小板钙离子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cGMP还能抑制环腺苷磷酸酶的活性,致cAMP浓度增加而使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的降低,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反应和脱粒作用;环氧酶可升高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 IIb/GMP-140的表达增加。因此,抑制一氧化氮供体,可以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受体活性机制

血小板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多样,这些蛋白质不仅能够维持血小板形态完整及功能正常运行,同时也构成了血小板上各种活性化合物的受体,这些受体根据其功能及相应配体的差异可分为选择素受体、诱导剂受体和黏附受体,通过抑制血小板膜蛋白上的受体与相应化合物结合可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是血小板膜上的主要受体,该受体会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当加入相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该药物会抑制纤维蛋白原与GP IIb/IIIa 受体结合,从而降低TXA2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受体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VI(GP VI)和血小板膜糖蛋白I a/IIa(GP Ia/IIa)两个亚型,通过对GPV I受体诱导剂CRP或GP Ia/IIa受体的抑制,可以对胶原诱导的磷酸化作用起到抑制,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另外,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黏附于受到损伤的血管上,使血小板被激活并且释放活性诱导剂(ADP、TXA2和 5-HT 等),从而加快血小板聚集,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途径之一是抑制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诱导剂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的相应结合。除了上述受体之外,抗血小板聚集也可以通过拮抗THR受体、内源性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和P2Y12受体等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P﹣选择素(GMP - 140)主要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这种效应需要血小板活化因子(PAF)vWF的结合。因此,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与vWF相关,胞内钙离子升高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第二信使,激活Gp IIb/IIIa,与vWF连接,并通过vWF形成与血小板间的牢固联系。因此,通过抑制血小板钙内流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可以降低GMP-140的水平。

(四)抑制血小板内容物释放机制

血小板中的亚细胞器如α颗粒和致密颗粒会放出相应的内容物,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因子、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苏氨酸(THR)5-HT、腺苷三磷酸(ATPADP、血小板活化子(PAF)和钙离子等,这些内容物会导致血栓和动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竞争结合受体,或影响激动剂与受体结合,通过抑制血小板膜受体起作用。它可以抑制某些特定诱导剂诱导的聚集,如凝血酶、胶蛋、肾上腺素、5-HT等,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六、血小板聚集解聚机制

血小板解聚是血小板聚集的可逆过程,主要发生在第一聚集时相,由受损组织释放的ADP引起。在这个过程中,聚集后的血小板又能自行分离,称为解聚。

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血小板模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细胞外的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而GP IIb/IIIa能形成钙离子依赖性复合物,钙离子则作为纤维蛋白原受体,使血小板之间形成蛋白桥链,聚集成团。维持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需要外源性钙离子及内源性钙离子的动员,钙离子的动员是血小板被激活的最终信号。因此,调节钙离子可能是血小板解聚的作用机制。

七、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血栓烷抑制剂

水杨酸类药物ASA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如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逆阻断乙酰化环氧酶(COX2)活性部分,阻断TXA2生成。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1、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1)双嘧达莫

双嘧达莫能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cAMP,抑制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腺苷的摄取和代谢,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增加cAMP含量促进前列环素的释放,抑制TXA2的形成。

(2)西洛他唑及其代谢产物(cAMP-PDEIII抑制剂)

这类药物能抑制cAMP活性及其降解和转化,致血小板和血管cAMP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

2、ADP受体拮抗剂

(1)噻氯吡啶

噻氯吡啶是第一代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不可逆地与P2Y12结合,竞争性抑制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阻碍GP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血小板的激活。

(2)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第二代ADP受体拮抗剂,是非活性药物的前体,被肝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CYP450酶)氧化为具有活性巯基基团的活性代谢物,与P2Y12(ADP受体)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阻断ADP活化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

(3)普拉格雷

普拉格雷是第三代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经CYP450酶代谢转化至活性代谢物,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上的P2Y12受体经肝脏生物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发挥不可逆阻断ADP的作用。

(4)坎格雷洛

坎格雷洛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其与ADP结合,在体内不经代谢就能产生活性,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5)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是新型小分子P2Y12受体抑制剂,是新型、可逆、有直接活性的ADP受体抑制剂,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均有活性。

(6)依诺格雷

依诺格雷是喹唑咻二酮一族,能快速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是一种强效、非前体、选择性、竞争性和可逆性的P2Y12受体拮抗剂,其半衰期为12h,无过多的出血问题。

5-HT受体拮抗剂

5-HT受体拮抗剂是一种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其中90%以上的5-HT储存在血小板中。其受体有两类:5-HT1受体和5-HT2受体。血液中的5-HT2可以活化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中的5-HT2受体,促进血小板聚集。迄今为止已发现人类5-HT受体至少有七大类。沙格雷酯能特异性地与5-HT2受体结合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临床上可用于慢性缺血性血管闭塞症等多种血栓性疾病。

(四)膜蛋白受体抑制剂

血小板GPIlb/IIIa受体拮抗剂结合到受体上,阻碍GP IIb/IIIa受体与黏附蛋白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1、阿昔单抗

阿昔单抗是血小板GP IIb/IIIa 受体的人与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7E3),非特异性与GP IIb/IIIa受体结合,阻碍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2、依替非巴肽

依替非巴肽是一种肽类GP II b/IIIa受体拮抗剂,与血小板膜上GP IIb/IIIa受体结合,占据其结合位点,阻碍血小板膜上GP 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3、替罗非班

替罗非班是非肽类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不具有抗原性,与GP IIb/IIIa受体可逆性结合,选择性抑制GP IIb/IIIa,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

八、磷酸川芎嗪滴丸抗血小板聚集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机制探讨

川芎主产于四川,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辛香行散温通作用。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内行血气,外散风寒。活血力强,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治多种头痛,属风寒、血瘀者最佳;属风热、风湿、血虚者,亦可选,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言。

川芎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酚类物质、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甾醇、脂肪油等成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机制研究

川芎嗪是来源于川芎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四甲基吡嗪,具有抑制血小板合成TXA2,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降低TXA2与PGI2的比值,调节血栓烷素A2/PGI2系统平衡,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开放钾离子-ATP通道,降低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调节相关生物活性因子水平及调控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录等,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此外,川芎嗪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可降低钙离子含量,阻碍血小板激活和前列腺素代谢途径,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和血小板内容物释放,抑制PG 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通过拮抗钙离子和钙调节蛋白,阻断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与钙离子的结合,破坏血小板之间黏附和聚集的桥链,从而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机制研究概述如下:

1、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在体外川芎嗪能明显抑制ADP、胶原、凝血酶等诱导的家兔和人的血小板聚集。

2、TXA2合成酶抑制剂

抑制血小板合成TXA2,,而对其他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无明显影响,因而推测川芎嗪可能是TXA2合成酶的抑制剂,能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PGI,阻止局部血栓的形成。

3、钙离子拮抗剂

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胞浆内钙浓度的升高,细胞外钙的非特异性内流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抑制前者为主。

4、抑制血小板活化

川芎嗪能通过增加血小板中cAMP含量,使血小板内的钙离子含量降低,抑制血小板活化,对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5、抑制血小板内容物释放

川芎嗪能降低血小板中磷脂二酰甘油(PIP2)水平,抑制20K 蛋白质磷酸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磷酸川芎嗪滴丸

磷酸川芎嗪滴丸是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川芎嗪新型制剂,由磷酸川芎嗪(四甲基磷酸盐)活性成分与聚乙二醇基质采用滴制法制备而成,溶出速率较快,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短,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供血不足、脑血性形为、脑栓塞)。

目前,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正在深入开展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氯吡格雷片为阳性对照的磷酸川芎嗪滴丸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抑制血小板内容物释放、拮抗血小板膜受体、影响血小板核苷酸系统、拮抗钙离子和钙调节蛋白的作用研究,阐明磷酸川芎嗪滴丸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已聚集的血小板具有解聚作用的机制和靶点,为磷酸川芎嗪滴丸治疗血栓性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文献资料

1、许丹丹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3)597~601

2、俞佳峰等,寒凉性活血化瘀中药及其化学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20)124~128

3、王伟娜,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1)874~876

4、潘家绮等,血小板聚集的药理性解聚,生理学报,1989,41(5)482~488

5、俞佳峰等,温性活血化瘀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中兽医医药杂志,2023,42(3)34~40

6、杨锐等,川芎嗪对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血栓与止血学杂志,1994,1(3)100~101

7、魏蕾等,中药有效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12,16(12)1879~1881

8、杨锐等,川芎嗪对血小板聚集三条激活途径的抑制及解聚作用的探讨,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5,5(1)4~6

9、王珊等,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机制及中药活性成分抗血小板聚集研究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4)2423~2427

10、舒冰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1047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爱牛云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