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印度“世界药房”简史

发布时间:2018-07-19 08:22:38 | 来源:(摘自7月11日《新京报》邹瑞雪/文)
分享至:0

最近,印度仿制药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仿制药国家之一,占全球市场的约五分之一。据《环球》杂志报道,现如今印度药业的营业额约为258亿美元,其仿制药出口量比其药物(主要是原研药)和医疗产品出口量总量还多。因此,印度被誉为“世界药房”。

仿制药,简而言之,就是对专利过期的原研药的复制和销售。而原研药,往往是指那些有品牌的世界上首创的科研药物产品。这些原研药上市前,通常需要长达数十年的科学研究,而后经过严格动物试验以及四期临床试验,证明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后方可投入市场。大多数成功研制的仿制药在使用剂量、适应症、治疗效果上与原研药毫无二致,但其价格不到专利药的一半,有些甚至相差十倍以上。

印度的药品并非一直都是如此便宜。

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一直沿用严苛的英国专利法的印度曾一度出现医药市场被跨国医药企业独霸的格局,其药价之高也闻名于世。为了打压外国药企,鼓励本土企业的发展,印度颁布了新的《专利法》,将原本对药品制剂的分子成分组合的严格专利保护改成了仅仅对药物的特定生产工艺的专利保护。随后的1979年,印度政府还颁布了《药物价格控制法令》,严重打击了在印的跨国药企的市场份额。

1995年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近10年间,欧美等国对印度施压,迫使其两度在WTO的监管下对专利法进行修改,为1995年以后的创新化合物提供专利保护。但这仍为印度药品的仿制留有很大的余地。

2009年印度启用新的《专利法》,其中规定,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药品,在印度上市时无需再做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印度药企做出的对美国上市药品仿制药,只要经印度药物管理局检测认定两种产品成分一致,该药品就能在印度合法上市。

在这种宽松的本土医药药业监管下,印度仿制药迎来了第一个春天。然而,这些救人于水火之中的低成本药品仿制的背后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许多原研药的研发往往可能需要数十年,专利申请和药物审批流程可能也要耗费好几年的时间。而在这动辄十几年的药物研发上市的过程中,投入的不仅仅是可达几十亿的研发资金,还有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相较于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药品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初始的研发投入。高价位正意味着企业在突破技术壁垒时巨大的投入,药品利润的回收也为企业研发新药提供了资金支持。

毫无疑问,仿制药通过淡化知识产权条例,直接跳过或者简化药物的研发阶段,虽然大大降低了药品的成本,却也让那些真正努力做研发的医药企业,失去了应得的回馈甚至难以回本。这打击了医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阻滞了新药研发的进程。

与此同时,仿制药品的质量问题也令不少人感到忧虑。能够尽量缩减研发生产周期,跳过冗长复杂的临床试验固然是能尽快救重症病人于水火之中,但药品毕竟属性特殊,不经过长期测试难保其质量的稳定。若是一味求快,无论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还是病患的健康都无益。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