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Company News

打破科研“勤申请、懒完成”怪圈

发布时间:2018-07-19 10:17:23 | 来源:(综合《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
分享至:0

教育部社科司7月7日发布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对相关项目要追回已拨经费,还要追究责任,相关责任人3年内不得再申报,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图书、设备要全部上交依托学校。教育部社科司提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实行信誉管理,项目完成情况将记入项目责任人信誉档案。

据记者了解,这1453个项目不仅涉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浙大等名校,还涉及知名学者。例如,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项目《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经济和社会绩效研究》等。

是这些学者对自己能力估算过高,以至于无法完成项目吗?肯定不是。根据披露的名单,这1400多个项目涉及的学者里,也有国内顶尖高校里成果丰厚、成名已久的学者。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高校科研体制中“项目激励”存在问题。在比拼学术GDP的年代,高校将职称待遇与项目直接挂钩。一个普通教师,课上得再好、学问再渊博,没有项目,就评不上职称、提不了待遇,更有可能被扫地出门。因此,有没有项目,就真真正正是“存亡之别,高下之分”了。

但问题的另一面来了:高校只管有没有项目,每年项目申请季,很多高校都面向老师开“申请培训班”,各级领导个个用心督促、引导、推动,但对后续事项并不在意。毕竟,项目完成与否、质量如何,只关乎相关学者的声誉评价利益,对本院系、本校领导的业绩报告没有任何影响。

更有一个负面影响因素,是日益严苛的经费使用、申报制度,令很多学者无所适从,干脆就在项目到手、职称解决之后,将项目置之高阁算了。于是,与大学生“严进宽出”异曲同工的是,高校老师们的项目也是“勤申请、懒完成”。

这完全违背了国家设立社科项目资助的本意。学者们如此大规模地“拖延”,也是学术责任感不强、学术风气不正的体现。此次“清理”行动,应该对各方会起到警醒作用。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