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益生活 Hongyi Life

让学术回归学术

发布时间:2018-08-20 17:18:48 | 来源:《光明日报》8.15
分享至:0

不久前,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宣布,自己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引发一片叫好声。人们为裘先生叫好,既表达了对老先生自我批评精神的敬佩,也透露出对健康学术批评生态的渴盼。

在各种学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中,作者大多会客气地写上一句“敬请批评指正”,事实上却难有“闻过则喜”的大度。很多学者发表学术成果,附加了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会被怀疑别有用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不批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一种默契。借学术批评之名行排挤打击之实的“乱批评”也不罕见,有时甚至拉帮结伙,将其上升为不同师承、不同学术团体间的“集体作战”。

    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梁启超曾如此概括清代的“朴学”: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不以为忤。”“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这样健康的学术批评生态,是学界共同向往的“桃花源”。学者应多一些“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少一点“为批评而批评”的戾气,让学术回归学术。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