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Company News

跨越四大湖,崛起一座城——南昌高新区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区

发布时间:2018-10-09 14:41:27 | 来源:来源:江西日报 日期:2018-10-09
分享至:0

27年前!这里还是南昌城东的一片经济落后的城郊农村。

27年后!这里已是“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创新活跃、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27年前!这里还在青山湖周边狭小区域中艰苦创业。

27年后!这里通过不断东进,一路跨越“艾溪湖时代”、“瑶湖时代”,如今迎来了286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时代”。

这里,就是南昌高新区

改革开放大潮下,南昌高新区抓住机遇,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百舸争流的发展历程上,南昌高新区更不断攀登,成为全省园区建设的一面旗帜。她,成就于改革开放;她,崛起于坚韧实干。

立足高新 打造产业聚集区

回首南昌高新区27年发展历程,产业的发展是这里最鲜明的印记。27年来,正是一个个“高大上”的产业项目的不断汇聚,把“高”和“新”两字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一个全链式产业群的形成令人振奋。目前,南昌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2+2”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LED产业形成了从核心材料、高端装备、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制造及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从主要从事生产零部件一举跨越到“整机到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覆盖阶段,形成国内生产基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在航空产业领域,一批重要设施的打造全国瞩目。目前,南昌高新区已引进航空企业项目16个,特别是随着瑶湖机场的正式投入使用,全国第五家适航审定中心已落户高新区航空城,C919大飞机预计今年10月在瑶湖机场试飞。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飞机制造研发为主体,以瑶湖机场为支撑,以航空零配件研制、通用航空、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务等为配套的国家级重要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一群重点企业的聚集势不可挡。南昌高新区是全国第二家“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中成药产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已形成以江中集团、济民可信集团、弘益药业、川奇药业、梅里亚、尚华医药科技等为代表的医药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未来将打造医药研究创新高地,成为辐射全省、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就是这样一批批企业,这样一个个产业,27年来,强力助推着南昌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爆发式增长。该区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992年的7700万元起步,到1996年首破10亿元大关、2003年首破100亿元大关,再到2013年首破1000亿元大关、2017年在全省率先突破2000亿元大关,一路呈几何式爆发式增长。难得的是,这种增长势头还在持续,预计今年将达2400亿元,正在全力向3000亿元的新目标冲刺。

立足改革 打造发展活力区

高新区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南昌高新区作为省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锐意改革、勇于改革是这里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在改革开放滚滚春潮引领下,南昌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开出改革良方,精准施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构建“全员聘用、绩效考核”干部人事改革新体制。南昌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身份封存、岗位聘用、以岗定薪、绩效考核”为主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以来76名干部通过竞聘走上一级主办以上领导岗位,同时对4名部门副职和4名一级主办等领导干部进行了降级处理,对23名干部予以解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争先创优的氛围,基本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

——创新“重资本、轻资产”招商新模式。南昌高新区通过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与金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代建厂房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难题,连续4年每年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让项目“拎包进驻”成为招商常态,使企业“轻装上阵”成为独特优势。去年以来,这套新的招商模式引来了国内手机ODM排名前五的华勤通讯、龙旗科技等8个整机项目及40余个配套项目。

——探索村级产业用地“地票制”新路径。南昌高新区积极探索村级产业“地票制”改革,对村级产业用地由管委会根据征用土地的留置标准开出“地票”,并按标准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村级产业用地,有效保障了招商产业用地集成布局,并促成项目快速落户,实现土地利用增效、项目建设增速、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增多的“四增”目标。

——建立项目推进“六个一”全过程管理新机制。南昌高新区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机制,项目进入前、中、后三个阶段均由专业部门分别负责,项目管理流程科学,项目推进高效快捷,投后管理风险可控。

——打造企业服务“放管服”改革新标杆。南昌高新区结合“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和“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和“项目落地年”行动,出台“60条”精准帮扶政策和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在全省率先推行出口退税周转金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双奖“1%”制度。同时,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流程,设立并联审批专窗,开通“绿色通道”,在主件齐全的情况下推行“容缺预审”审批,推进企业“零跑腿”“只跑一次”改革,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政务服务环境。

——开启城乡治理“三权统一、三级网格”管理改革新格局。南昌高新区创新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城乡综合管理改革,着力构建镇处“事权、财权、责权”相匹配的治理能力新架构。通过建立三级分层网格管理模式,做到“城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确保高新区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件事都有人做。

改革,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改革,打破了制约发展的障碍;改革,减轻了企业负担。改革的活力,由此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立足技术 打造创新示范区

这里创造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个,三等奖1个。这里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年均增长20%;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这里还有2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各类科研平台13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5个、省级平台54个、市级平台19个,博士后工作站16个,院士工作站10个。这里拥有6个国家级孵化器,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已入驻企业500余家、创业团队200余个,引进高校院所26所。在这一连串令人赞叹的数字背后,南昌高新区正成为中部一流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集聚示范区。

创新激发新动能,创新打开新天地。南昌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27 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让一切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动,让一切创新的激情尽情迸发,把创新创业“软环境”变成城市发展“硬实力”。

优化科技体制职能改革——学习借鉴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深化高新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职责明晰、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出台了《南昌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南昌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评比奖励办法(试行)》、《南昌高新区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金融支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一条龙服务,为科技创新和“双创”工作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2.7%,2018年将突破3%。2017年3月,南昌高新区首次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对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及奖励,共兑现各类科技奖励资金1500余万元。

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省空白;加快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形成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打造创业梦想街区,已入驻微软、网易、腾讯、阿里巴巴菜鸟等30余家互联网企业,江西的“中关村”已初具规模。

如今,浓浓的创新氛围之中,一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创新活跃、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喷薄欲出。而面向新时代、新使命,南昌高新区正凝心聚力,矢志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