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Nature评论: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否应该被称作“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9-01-08 15:13:50 |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网站》2019年01月08日
分享至:0

近年来,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基础领域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有效解决了包括血液、心血管、肝脏,神经,骨与关节等器官系统疾病在内的多个问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科学是一个不断的探索发展过程,MSC的概念含义重新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近日,Nature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MSC是否应该被称作“干细胞”值得讨论。

21世纪初以来,在关于MSC的来源、分化潜能、生物功能和可能具有的治疗用途等方面就存在着诸多争议。MSC的最初定义是来自于骨髓的间质细胞,目前其使用范围已经扩展到来源于不同组织、多种类型、多能性水平的细胞中。

本文作者认为,MSC的大范围使用造成了“人人适用”的假象,其主要原因在于MSC的定义未被明确界定、概念混淆。这也会带来大批未获批准的干细胞治疗营销。要杜绝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就需要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提高公众对MSC理解。对此,有学者提出另一个命名:“药用信号细胞”,因其具有在体外转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能力、可在损伤部位归巢、同时可分泌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和细胞死亡、促进伤口愈合的蛋白混合物。但作者认为将MSCs定义为“基质”或“信号传导”细胞也不合适,应该通过更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如针对组织特异性细胞采用组学方法,以及确定特定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可分化为何种细胞的分析方法。

作者在文中强烈呼吁,科学界必须停止对目前这种模糊不清概念的做法。相关部门,如干细胞研究科学期刊的监管机构和编辑委员会理应制定鉴定干细胞的标准化方法,并严格审核发表MSC的相关论文;项目资助机构也必须考虑使用MSC的研究是否有资格获得专门用于干细胞研究的资金。科学协会,如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和国家干细胞组织,应考虑是否应在干细胞会议上展示MSC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登记,如clinicaltrials.gov,也应该对MSCs药物研究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最后,作者在评论中指出科学研究者、新闻媒体等在使用或报导此类细胞时,应慎重考虑其术语称谓,从而避免争议。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