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Company News

新冠病毒研究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6-02 16:34:40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0-06-02】
分享至:0

2020年5月新冠病毒研究最新进展如下:

1、维生素D是影响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因素

近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预印本medRxiv发表了题为:Vitamin D Insufficency is Prevalent in Severe COVID-19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普遍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与重症新冠肺炎之间存在关联,维生素D缺乏很可能在新冠肺炎的疾病状态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该研究提示,多晒太阳好处多。

2、新冠肺炎的症状与遗传密切相关

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双胞胎研究与遗传流行病学系等机构的科学家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了题为: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covid-19 including symptoms most predictiv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re heritable 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对新冠肺炎症状进行了经典的双胞胎研究,并发现宿主基因型可能影响机体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和具体症状表现。

具体来说,各种新冠肺炎症状与遗传的相关性如下:谵妄=49%;发烧=41%;乏力=32%;嗅觉丧失=47%;气短=43%以及腹泻=34%。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声音嘶哑、咳嗽、胸痛和腹痛等,这些都是环境决定的,与遗传无关。

3、新冠病毒突变原因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院Peter Simmonds在预印本bioRxiv上在线发表题为“Rampant C->U hypermutation in the genomes of SARS-CoV-2 and other coronaviruses–cause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ir short and long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的文章,该研究发现C-U突变是新冠病毒基因组多样化的重要特征,揭示了宿主脱氨酶对SARS-CoV-2重塑的机制。

该研究暗示了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复杂的调控机制重塑病毒基因组,对人畜共患病毒的传播和适应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有待深入探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基因组分析发现的突变偏倚性确实由脱氨酶造成。

4、使用新冠病毒蛋白之间作用图揭示药物靶点

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团队在该Nature发表题为:A SARS-CoV-2 proteininteraction map reveals targets for drug repurposing的论文。研究人员通过绘制宿主和可靶向病毒之间的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创建了SARS-CoV-2如何在感染过程中劫持和重新连接宿主的作用机制图谱,利用该图谱进行一系列药物和化合物并进行后续测试,确定了具有较高抗COVID-19潜力的关键药物,其中几个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同时,他们还发现一种常见于非处方止咳糖浆中的化合物,能够加剧病毒感染正常细胞。

团队详细研究了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质的细胞生物学特性、表达模式、新冠病毒感染期间的表达变化以及与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蛋白的其他图谱的关系,研究生成了宿主和病毒蛋白之间332个PPI图谱,从中发现66种人类蛋白质含有69种已知化合物的靶点。其中有29种FDA批准的药物,12种临床试验药物和28种临床前化合物。

5、绘制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糖基化图谱

2020年5月4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Max Crispin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Site-specific glycan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spi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位点特异性质谱方法,揭示了重组SARS-CoV-2 S蛋白免疫原上的聚糖结构。该分析能够绘制跨三聚体病毒刺突蛋白的聚糖加工状态的图谱。

总的来说,该研究对SARS-CoV-2的糖基化分析提供了天然折叠的三聚体刺突蛋白特有的位点特异性聚糖特征。随着越来越多的基于糖蛋白的候选疫苗的开发,其详细的聚糖分析提供了一种比较免疫原完整性的途径,并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到临床使用,对监测也很重要。因此,在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的制造中,聚糖谱分析也将是抗原质量的重要指标。最后,随着基于核苷酸的疫苗的出现,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递送机制如何影响免疫原的加工和呈递。

6、人工合成新冠病毒

2020年5月4日,Nature以加快评审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瑞士、德国、俄罗斯多家科研机构的题为Rapid reconstruction of SARS-CoV-2 using a synthetic genomics platform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首次在试验中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构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项根据已知病毒基因组进行病毒重建的基础研究工作,该成果与此前的谣言之一“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无关,该研究在实验室中构建的新冠病毒是在疫情暴发后,根据已经公布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的病毒重建研究。

7、“纳米抗体”揭示中和抗体起效的保守机制

2020年5月6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抗体研发的重要论文。科学家们在大羊驼(Ilama)体内找到了多种“纳米抗体”(Nanobody),可在体外实验中有效中和SARS、MERS、以及新冠病毒的假病毒(pseudoviruses)。此外,研究人员们还使用冷冻电镜技术,观察到了这些抗体与相应病毒受体结合域相结合时的三维结构,找到了纳米抗体用以中和冠状病毒的保守机制。考虑到纳米抗体的广泛应用前景,这项研究对于中和抗体的研发,有着指导意义。

8、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检测技术

2020年5月6日,Broad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张锋教授和他在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合作伙伴一起,公布了他们开发的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检测技术的实验流程。今年2月,张锋教授和他的合作伙伴曾经开发出一项基于CRISPR的新冠病毒检测技术,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三步检测仅需约1个小时,就能检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这款最新的检测手段比2月份的检测技术更进一步,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从患者样本中纯化RNA,并且将检测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学反应步骤在一个试管中完成。研发团队将它命名为STOP(SHERLOCK Testing in One Pot)。在检验12个新冠病毒阳性和5个新冠病毒阴性样本的实验中,这一检测达到100%的特异性和97%的灵敏度。不过科学家们也强调,这一检测方法还没有获得FDA的批准,尚不能用于临床上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

9、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炎症免疫特征

住院患者和康复患者的免疫分析对了解新冠肺炎(COVID-19)病症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在COVID-19患者中已观察到免疫系统失调的现象,如淋巴细胞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等,然而,但仍不清楚患者的关键免疫细胞亚群及其状态的变化。

2020年5月4日,第二军医大学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院士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 Discovery 杂志发表了题为:Immune Cell Profiling of COVID-19 Patients in the recovery stage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 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已于3月底在预印本medRxiv上线。这项研究首次描述了COVID-19患者在早期恢复阶段(ERS)的炎症免疫特征,这些研究证据表明COVID-19患者在出院后仍然是脆弱的。此外,研究人员还鉴定了新的B细胞受体(BCR),这将有助于COVID-19的疫苗和抗体的开发。此项研究指出:

(1)COVID-19的早期恢复期(ERS),免疫反应持续7天以上,说明COVID-19患者出院后仍有一定的脆弱性。

(2)单细胞分析显示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其特征是COVID-19患者的ERS将增加CD14++IL1β+单核细胞群体。

(3)新发现的病毒特异性BCR改变将有助于开发针对SARS-CoV-2的疫苗和抗体。

(4)IL-1β和M-CSF是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的新介质,并可能是COVID-19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

(5)TNFSF13、TNFSF13B和IL4、IL18是恢复机制的新介质。

COVID-19症状表现为发热、干咳、疲劳、腹泻、结膜炎和肺炎,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尽管全球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为生产疫苗和探索抗病毒药物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免疫系统失调,如淋巴细胞减少和炎性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与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然而,COVID-19患者的关键免疫细胞亚群及其状态的变化尚不清楚。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技术对10例COVID-19治愈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转录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他们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在人体内诱导了一种独特的免疫细胞信号,特别是在早期恢复阶段(ERS)。

ERS患者中,T细胞显著减少,单核细胞增加。对单核细胞的详细分析显示,具有高水平炎症基因表达的典型CD14++单核细胞比例增加,同时CD14++IL1β+单核细胞的丰度也增加。

对于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来说,CD4+T细胞明显减少且炎症标志物表达增高,而与之相对,NK细胞数量增加。此外,T细胞呈现高度扩增,尤其是CD4+T记忆细胞和CD8+T细胞。

B细胞中,浆细胞明显增多,而幼稚B细胞明显减少。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新的B细胞受体(BCR)变化(IGHV1-8;IGHV3-7),之前用于病毒疫苗开发的亚型(IGKV3-11;IGHV3-21)以及与SARS-CoV-2特异性相关的单克隆状态(IGHV3-23+IGHJ4)。

除此之外,综合分析表明,IL-1β和M-CSF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的新候选靶基因,TNFSF13、IL-18和IL-4可能有利于COVID-19患者的康复。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首次描述了COVID-19患者在早期恢复阶段(ERS)的炎症免疫特征,这些研究证据表明COVID-19患者在出院后仍然是脆弱的。此外,研究人员还鉴定了新的B细胞受体(BCR),这将有助于COVID-19的疫苗和抗体的开发。

10、2019年10月,新冠病毒已首次感染人类

一项来自英国科学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2019年10月6日至12月11日期间首次从宿主感染人类,随后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全球人口中进行传播。

该研究于5月5日发表在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杂志,题为:Emergence of genomic diversity and recurrent mutations in SARS-CoV-2 ,通讯作者是伦敦大学学院基因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巴卢(Francois Balloux)教授。

11、从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发现2种可阻断新冠病毒与ACE2结合的抗体

近日,高福院士、高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刘磊院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武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题为:A noncompeting pair of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lock COVID-19 virus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ACE2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于5月7日提前在预印本medRxiv上线。

该研究发现了两种人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细胞受体ACE2结合,并具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小鼠实验表明,这两种抗体可以有效降低受感染小鼠肺部的新冠病毒滴度。

研究团队从一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体内分离了两种具有不同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B38和H4,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小鼠实验表明这两种单抗可以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与其受体ACE2的结合,并且有助于COVID-19患者的治疗和相关疫苗的开发。

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对抗COVID-19大流行的前景,并为合理的疫苗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12、美国出现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未知疾病

当地时间2020年5月8日,《芝加哥论坛报》称美国伊利诺伊州出现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未知疾病,目前至少有6名儿童患病,症状包括皮疹、发热、手脚肿大、呕吐等。专家表示,这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如果患者血压突降,体内器官运作异常,将可能出现休克。研究发现,患病儿童多数可能曾感染新冠病毒,因为在他们体内能够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抗体。类似疾病已经在纽约及欧洲部分城市出现。

当地时间5月8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呼吸系统传播,但部分患者出现其他的炎症,如心血管或身体其他部位炎症,一些病例出现脑炎、肿胀等脑部炎症,仍需进一步研究。

13、眼睛或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途径

2020年5月7日《柳叶刀-呼吸道医学》发表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志伟研究团队的文章。该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证明,眼睛可能是人类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途径”,新冠病毒较SARS病毒更易感染人类的呼吸道及眼结膜,这也解释了为何新冠肺炎较SARS在人群中传播力度更强。

该研究通过将新冠病毒置于体外的支气管组织、肺组织、眼结膜组织中进行培养,证明了新冠病毒可感染人类支气管、肺和眼结膜。新冠患者的泪水样本曾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港大的这份研究再次证实了新冠病毒的确可以感染眼部,且病毒可通过眼泪等眼部分泌物进行传播;假如人们用手接触到新冠病毒后,再接触到了眼睛,亦可能感染新冠。这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也为防疫要求中的“勤洗手”提供了直接科学依据。

14、新冠病毒正在高度适应人类

著名的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近日在bioRxiv上传了一篇十分重要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论文。通过分析各地流行的S蛋白序列,研究者发现了S蛋白具有D614G突变的毒株的毒力和传播力更强;随着G614进入一个国家,会迅速成为这个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这篇文章的题目是“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CoV-2”。

该发现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发病机制和免疫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提示,新冠病毒的毒力和传染力都变得更强,正在迅速地高度适应人类。

实际上,同属于β冠状病毒属的人类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HKU1感染就是人类普通感冒的第二最常见原因,只不过症状轻微而一直未被重视。新冠病毒传播力明显高于SARS和MERS病毒,而毒力则明显高于两个人类冠状病毒。有必要未雨绸缪,为病毒在地球上持续存在、并再次爆发做好准备。

15、重症新冠患者体内出现不明原因血块

紫色的皮疹、肿胀的腿、堵塞的血管和突然死亡,这是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患者体内异常凝血生成的大大小小的血块就是这些并发症背后的元凶!任何患有严重疾病的人都有发生血栓的风险,但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似乎更为容易。

来自荷兰和法国的研究表明,20%到30%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出现血块。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然而,随着死亡人数的剧增,研究人员不得不竞相测试凝血抑制药物。

近日,Nature News刊发了一篇题为:Coronavirus blood-clot mystery intensifies的文章,对重症新冠患者出现的异常凝血现象及其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报道。

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标准血液稀释剂和更高剂量的血液稀释剂进行比较。同时,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科学家也开始组织一项临床试验,以评估一种更有效的凝血药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治疗效果。这种药物药效更强,但比血液稀释剂更容易引起严重出血。

科学家们希望这些临床试验可以提供必要的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做出艰难的治疗决定。对此,Agnes Lee较为担忧地表示:“人们正在改变他们的治疗方法,以应对当前的情况,但我们必须记住,最重要的是首先不要对患者有伤害。”

16、男性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原因

2020年5月11日公布的欧洲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男性血液中,一种新冠病毒用来感染细胞的酶(ACE2)的含量要比女性高,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双月刊上。

17、早在2019年8月日本已出现新冠肺炎

2020年5月5日,日本著名学府筑波大学毕业的消化器内科医生福岛淳也在脸书上发表了关于新冠肺炎的最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新冠肺炎感染者在2019年的8月就已经在日本出现。

18、纤维酶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

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医学中心吉宏龙团队在Physiological Review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Elevated Plasmin(ogen) as a Common Risk Factor for COVID-19 Susceptibility的综述论文。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阐述了纤溶酶水平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系统总结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新冠肺炎常见共病中纤溶酶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重点介绍了纤溶酶通过裂解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从而增强其毒性及传染性的机制,新冠肺炎患者D-二聚体的激增是由纤溶酶活性异常增高引起的,而D-二聚体和病毒载量正是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研究成果提出了使用溶栓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可能会加重其感染症状的观点,这将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疾病合并新冠肺炎患者在疫情危机下药物如何使用提供关键参考,并指出针对纤溶酶的抑制剂可能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有所帮助。

19、可以加快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的药物组合

近日,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表明,β干扰素-1b、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药物组合可以消除新冠病毒、显著加快康复。这些药物似乎比瑞德西韦起效更快。这也表明阳性诊断后越早给予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就越好。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解释三种药物组合是否也适用于症状更严重的病例。

20、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2020年5月4日,清华大学董晨团队在Immunity杂志发表了题为:Detection of SARS-CoV-2-specific humoral and celluar immunity in COVID-19 convalescent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团队采集了近期被治愈的无病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研究人员在8名新出院患者中检测到SARS-CoV-2-specific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另一队列的6名患者出院后2周的随访分析也发现了较高的IgG抗体滴度。

在所有1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在假性感染测试中表现出了血清中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和抗体滴度与病毒特异性T细胞数量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

因此,该工作为进一步分析新冠病毒的保护性免疫,了解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尤其是重症患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它还对开发一种有效的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21、新冠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0年5月6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李放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以及免疫逃逸的机理,并与SARS病毒存在很大不同。相关成果以“Cell entry mechanisms of SARS-CoV-2”为题发表于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论文主要论述了表面突刺蛋白作为病毒“钥匙”来“解锁”并侵入人类细胞,病毒钥匙尖端与人体细胞的结合非常紧密;但大部分时间处于被隐藏的状态(免疫隐身);同时病毒颗粒合成过程中,病毒钥匙还会被人体其他蛋白酶预先激活,增加其侵染效率。

对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来说,他们康复的重要途径是依靠体内产生的针对病毒钥匙尖端的抗体。然而,当病毒钥匙尖端被隐藏起来时,免疫系统无法发现它,从而延缓病人的康复历程。病毒在逃避免疫系统时,会降低自身的感染力,而新冠病毒通过两个机制保持了强劲的感染力。首先,在有限的暴露时间内,病毒钥匙尖端与人体细胞的结合非常快速和紧密;其次,由于病毒钥匙被预先激活,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效率显著增强。

本次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清晰地认识新冠病毒的强劲感染力以及免疫隐身的特点,对于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非常重要。由于病毒钥匙尖端经常处于隐藏状态,抗体药物必须在其有限的暴露时间之内快速紧密地结合上去以将其制服。此外,由于病毒钥匙在尖端以外的部位更暴露,可以针对这些部位开发抗体药物。

22、从儿童免疫系统理解新冠病毒易感性

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成年人感染病毒通常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局,从无症状,轻度,中度至重度疾病,以及死亡。虽然儿童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经实验室证实大多数儿科病例显示儿童感染新冠多呈现轻症感染,重症新冠肺炎在儿童感染中很少见。

然而,我们一直认为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免疫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感染。为什么在此次疫情中,儿童比成人而言,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近日,来自意大利卫生部的学者Rita Carsetti等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发表文章认为研究儿童先天免疫系统可能是了解新冠病毒的保护性或易感性差异的关键。

研究者认为,儿童的免疫应答系统可能具有双重功能,即发挥保护作用且减少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尤其是肺组织的损伤。人类在进化中赋予了儿童以对抗和斗争已知和未知的病原体的生存优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和疾病的共同存在等等众多原因,我们的免疫系统失去了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虽然说疫苗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等紧急情况下,科学家们应该更加注重调查和使用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免疫的特异性,进而更好地揭示敏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

23、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系统免疫反应

近日,《自然-医学》发表的一篇题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bronchoalveolar immun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的论文,报告了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呼吸系统免疫反应的异常情况。这项研究分析了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免疫细胞,或许有助于理解新冠病毒所触发的免疫反应背后的潜在机制,发现新冠肺炎发病期间潜在异常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响应,但是作者提醒称这项研究存在局限性,包括样本规模有限,缺少在感染前后收集的纵向样本。

24、血液中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外陷阱与严重的新冠肺炎相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破坏性的白细胞与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更严重之间存在联系。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CI Insight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 COVID-19”。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密歇根大学风湿病学家Yu Zuo博士说,“我们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水平较高,其中NET是一种炎症类型的中性粒细胞死亡---称为NETosis的产物。”

Zuo与密歇根大学心脏病学和血管内科专家Yogen Kanthi博士,以及密歇根大学风湿病学博士Jason Knight合作开展研究。这些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5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样本。

Zuo及其同事们表示,鉴于新冠肺炎大流行,人们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风暴和血凝块,其中这种炎症风暴可导致呼吸衰竭和许多患者需要机械通气。他们认为,鉴于血凝块和炎症是严重感染的标志,他们认为NET可能与新冠肺炎研究的许多方面有关。

25、新冠肺炎标志物及其机器学习模型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发表了题为:An interpretable 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COVID-19 pati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利用新冠肺炎的 3个生物标志物: 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至少提前10天预测新冠肺炎患者个体的死亡率,准确率超过90%。结合这些标志物,论文提出了一个简单且易操作的决策规则,可以快速预测风险最高的新冠肺炎患者,使他们能够被优先考虑,并有可能降低死亡率。

基于这3个标志物,研究者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将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选为识别新冠肺炎病危患者的3个关键生物标志物。作者认为,这一结果与当前的医学知识相符。

作者在论文中分析称,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本身与不同疾病出现的组织损伤有关,包括肺炎等肺部疾病。对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升高表明肺损伤的程度增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反映了持续的炎症状态。此外,论文表示,“我们的结果还表明淋巴细胞或能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标,这一假设得到了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论文写道,淋巴细胞减少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共同特征,可能是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致死率相关的关键因素。

作者总结称,他们的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直观且易解读的临床检查来精准、快速地量化新冠患者的死亡风险。作者称,模型所涉及的3个生物标志物在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在拥挤的医院和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患者的优先顺序,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疫情期间。

26、抗新冠病毒强效中和抗体

2020年5月18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谢晓亮课题组与合作团队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状病毒强效药研究的最新重要进展。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从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血浆中成功筛选出多个高活性中和抗体。目前,动物实验已证明该团队的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强效药,同时也可提供短期预防。目前,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27、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肠道细胞的直接证据

2020年5月11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袁国勇团队在《自然·医学》发表文章,证实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和蝙蝠的肠类器官,进一步表明新冠病毒可能通过宿主肠道传播,为新冠病毒感染人肠细胞并能进行复制增殖提供了直接证据,也部分解释了少数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现象。

文章最后指出,新冠病毒具体是通过粪口途径直接感染肠道细胞还是患者呼吸道感染后的继发感染,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28、抗新冠病毒全人源纳米抗体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应天雷团队在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系列抗新冠病毒全人源纳米抗体,可靶向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上的五类不同表位。该成果于5月14日以:Identification of Human Single-Domain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为题,在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杂志发表。

全人源纳米抗体由于具有更小的体积,相比单抗CR3022能更好的结合三聚面隐藏表位,因此具有更强的病毒中和能力。

综上,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用于快速分离人源纳米抗体的通用平台,并用于新冠病毒抗体的筛选,尽管这些抗体的应用性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但来自人基因序列的抗体会更加安全有效;小尺寸和良好的生物物理特性也方便于纳米抗体的大规模、快速生产;可通过吸入方式进行高效递送和靶向治疗,理论上尤其适合用作新冠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纳米抗体不仅可单独使用还能与其他抗体协同作用;小尺寸特征也成为了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理想的构建模块,有效阻止病毒逃逸突变的出现等众多优点。因此,这些全人源纳米抗体有望开发成有效的防治药物,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

29、抗新冠病毒人源单抗

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

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30、SARS病毒感染康复者的抗体可抑制新冠病毒

2020年5月18日,一个国际团队18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报告说,他们从已康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抗体,在实验室中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这可能有助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或疫苗。

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说,他们从2003年感染SARS病毒但随后康复的一名患者体内分离出若干抗体,此前曾发现这些抗体能抑制来自人和动物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他们发现一个代号S309的抗体在实验中展现了对新冠病毒很强的抑制能力。如果将S309和另一种作用相对较弱的抗体结合使用,能进一步提升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效果,同时降低病毒出现抗性突变的概率。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S309抗体能够覆盖的冠状病毒范围较广,即便新冠病毒持续演化,也不容易对这一抗体产生抵抗力。

不过,这项研究只是初步探讨了相关抗体对新冠病毒的潜在作用,还没有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人员表示,正在推进相关药物研发工作,近期有望开展临床试验。

31、只有大多数感染新冠病毒后,气候才会阻止疫情蔓延

2020年5月18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北半球夏季升高的气温不太可能会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只有大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气候才可能会阻止疫情蔓延。

研究人员坦言,假使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措施或者新冠病毒疫苗,那么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可能会继续被新冠病毒感染,只有当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具有免疫力或抵抗力时,那么气候才会成为减缓该病毒传播的因素。

32、首个mRNA新冠疫苗动物数据公布

2020年5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应天雷、洪佳旭团队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公布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ShaCoVacc(BD131)的动物数据。

ShaCoVacc(BD131)是基于自主研发的mRNA递送核心平台技术Virus-like particle(VLP)开发的,这是一种产生病毒模拟颗粒的新型技术。该研究表明ShaCoVacc(BD131)具备成为通用型疫苗的潜力。

目前,世界上在研的新冠疫苗有: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其中,我国的腺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已经相继进入了临床阶段。各种疫苗平台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其中最引人著名的是基于mRNA技术开发的新型疫苗。

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团队此项研究公布了首个mRNA新冠候选疫苗ShaCoVacc的动物数据。ShaCoVacc的设计思路是最大限度的模拟新冠病毒,期望像新冠病毒自身一样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同时又避免在中间过程产生任何感染性的病毒。

ShaCoVacc(BD131)通过mRNA表达spike蛋白仿生病毒内部的核酸(因而也是一种mRNA疫苗),并在疫苗表面装饰具有3D结构的spike蛋白(具备灭活疫苗的特点),从而自内而外最大程度的模拟新冠病毒。

此外ShaCoVacc(BD131)的疫苗表面也同时装饰有具有泛细胞偏好性的VSV-G膜蛋白,从而促进疫苗被抗原呈递细胞吸收,提高免疫效果。

ShaCoVacc(BD131)疫苗的内部平均携带4个拷贝的mRNA,其表面的spike蛋白高度糖基化,类似于新冠病毒的毒棘突蛋白。另外,该疫苗不会激活I型干扰素,从而避免产生过量的细胞因子。

中和抗体的产生是评价一款疫苗的核心指标。科研团队通过给小鼠一次性注射1.5 ug p24剂量的疫苗,在第二周就可以在小鼠中观察到产生高滴度的spike特异抗体。同时,研究团队对免疫小鼠的血清进行抗病毒中和效果测试,在两种不同的假病毒体系中均显示高效的中和作用(EC50均值=908)。

为了研究ShaCoVacc(BD131)疫苗诱导产生的spike特异抗体的表位,研究团队通过多肽芯片技术全方位解析了抗体的表位。研究发现不同的小鼠接种ShaCoVacc(BD131)疫苗后,产生不同的抗体反应,其表位呈现多态性。同时,也发现了三个具有通用性的抗体表位,其中一个表位S2-83位于HR2。HR2区域在冠状病毒家族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SARS-CoV与SARS-CoV-2一致),因此,研究团队认为ShaCoVacc(BD131)具备成为通用型疫苗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疫苗病毒的生产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感染性的新冠病毒和病毒载体,因此不需要在严苛的P2和P3环境中完成生产。另外,由于mRNA以及spike蛋白存在时间短,通常在几天之内降解,使得该疫苗其相对于传统的减毒疫苗、DNA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由于该疫苗平台由慢病毒载体技术发展而来,因而可以借助近些年来在细胞治疗中已经逐渐成熟的慢病毒工业化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

33、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2日晚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

研究结果显示,I期临床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根据论文中的描述,在接种前述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后,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自接种第14天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并在接种后第28天到达峰值。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到达峰值。

论文称,在108名(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36人)受试志愿者中,有30名低剂量组、30名中剂量组和27名高剂量组成员报告了在接种后7天内出现至少一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烧、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在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大多数报告都是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的,并且在接种后28天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该疫苗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该病毒容易感染人细胞,但无法引起疾病)将编码SARS-CoV-2穗突蛋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细胞。然后,这些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并到达淋巴结,在免疫系统中,淋巴结会生成抗体,这些抗体会识别突刺蛋白并与冠状病毒抗争。

“我们的研究发现,预先存在的Ad5免疫可以减慢对SARS-CoV-2的快速免疫反应,并降低反应的峰值水平。此外,高度存在的Ad5免疫也可能会对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的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教授表示。

研究者指出,该试验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其样本量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以及缺乏随机对照组,这限制了对疫苗产生更罕见不良反应的能力或为其产生抗炎药的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该试验疫苗之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已在武汉启动了一项针对Ad5-nCoV疫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以确定是否可以复制该结果。

据媒体此前报道,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并于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II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

前述疫苗的II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透露,新冠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508个志愿者已经注射完毕,正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将在5月份揭盲。

陈薇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I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

5月14日,陈薇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谈及疫苗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论文发表的同一时间,《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这则消息,并赞叹:首次对此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体实验结果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能够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柳叶刀》也通过其官方微博称:首个1期临床试验COVID-19疫苗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并能在人体内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本试验是在108名健康成年人中进行的开放标签试验,在28天后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进行评估。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

34、发现首例新冠病毒动物传人案例

荷兰政府此前报告称,有证据表明,有人从水貂身上感染了新冠病毒。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5月26日指出,这可能是全球首例动物传人案例。

5月25日,荷兰政府发现第二例疑似貂传人新冠病例,与5月19日发现的首例类似,患者是在接触了携带新冠病毒的貂之后确诊。荷兰科学家表示,动物在农场外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调查还显示,水貂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荷兰农业部和卫生部正在采取新的措施。

35、用唾液检测新冠病毒

日本岛津制作所5月26日宣布,开发出一种仅用唾液就能检测出新冠病毒的试剂套盒。

目前主流的PCR检测是用棉棒在喉部擦拭采集粘液及痰液内所含病毒基因,随后在专用装置内实现检出。而岛津制作所表示,其推出的新技术只需蘸取唾液即可进行后续检测,与从鼻子深处和喉咙里采集样本的方法相比更加简便,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疗从业者的感染风险。

早在2020年3月,岛津制作所就研发了1小时即可检测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试剂盒,从而缩短检测时间并降低成本。这一新方法也是PCR检测的一种,配合其特有的试剂,省略从病毒中提取基因这一耗费工夫的操作。

目前,新冠病毒实验室检测最常用的是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平均检测时间需要2-3个小时。由于它是直接对采集标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特异性强,敏感度相对较高,是当前主要的检测手段。

36、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患者体内存在普遍有效的抗体

近日,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详细说明了普遍有效的抗体的存在。

研究人员观察了149名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患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类型的免疫反应。有些人甚至不具备抑制病毒的那种强中和抗体,但他们却产生了其他类型的抗体。好消息是,很多人都产生了强中和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的S蛋白结合,而S蛋白是允许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复制的成分。这项研究以未审稿的形式发表在bioRxiv上。

37、感染新冠病毒后易精神错乱

2020年5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新研究综述显示,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谵妄、精神错乱和躁动等症状的情况很常见。该研究称,尽管仍需进行更多研究,但大多数患者在康复后可能不会出现长期精神问题。

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并综述了72项关于两种过往冠状病毒的不同研究以及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以确定这些疾病与精神问题之间的联系。

38、新冠肺炎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表征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8日12时左右,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同合作团队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揭示了重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独特的分子变化,并找出了重症患者一系列特征性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将有望为预测轻症患者向重症发展提供导向。

郭天南团队与临床、代谢组研究团队合作,对99份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清样本进行了安全处理和质谱分析。根据现行临床诊断标准,这些血样被分为对照(健康)组、疑似但实为普通流感组、新冠感染轻症组、新冠感染重症组。团队成员运用高分辨率质谱设备取得了样本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谱图,对血清样本中的蛋白和代谢物的相对浓度进行了全景式的测定,从而揭示了重症患者体内多种独特的分子调控。

与对照(健康)组、普通流感组和轻症组相比,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样本中出现了93种特有的蛋白表达和204个特征性改变的代谢分子。其中50种蛋白,与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补体系统、血小板脱颗粒有关。研究团队还发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体内,有100多种氨基酸及100多种脂质均出现显著减少。这可能是病毒迅速扩增导致的消耗,为临床医生监控病情和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新冠病毒感染后根据组学数据推测的重症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的作用通路图。这些蛋白质和代谢物有望成为提前诊断重症患者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此外,郭天南团队在质谱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一步“沙里淘金”,筛选出重症患者特征性的22个蛋白质和7个代谢物。血清样本成分符合这一组合的患者,很可能是重症患者,或有很大可能性发展为重症病例。这一发现有望用于重症患者的预测,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并为重症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一定指导。当然,该结果还需要在更多的独立临床队列中验证。

39、新冠病毒虽发生变异,但并未显著影响患者临床结果

2020年5月20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Wang Shengyue等人在 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Viral and hos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OVID-19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上海的326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分子和免疫学数据,对比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在疫情爆发初期至今显示出稳定的进化过程,但这些病毒的进化并未显著影响患者的临床结果,对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影响最大的还是自身因素,如年龄、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因子风暴等。

40、新冠病毒“劫持”人体免疫系统

日前,在《Cell》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了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以及SARS病毒相比,在调控人体免疫反应方面的一个独特之处。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在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方面与众不同,流感病毒和SARS病毒会同时抑制干扰素和趋化因子两条通路,而新冠病毒在抑制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同时,并没有抑制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新冠病毒激发的基因表达有共同的特征:IFN-I和IFN-III激发的基因表达水平很低,然而多种趋化因子(包括CCL2,CCL8,IL-6等)的表达水平持续升高;新冠病毒的ORF3b基因上出现的一个突变让它们能够生成一个更短的ORF3b蛋白,然而这一只有22个氨基酸的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的效力比SARS病毒的ORF3b蛋白更强。

这些研究综合起来,表明新冠病毒具有比SARS病毒更强的抑制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能力。这让它们能够在感染早期迅速增殖,这与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很早就能观察到高水平的病毒相一致。这不但增强了感染者传染其它人的风险,而且会激发更强的炎症反应。而新冠病毒不抑制趋化因子反应的独特特征可以说为炎症反应“火上浇油”,让细胞因子风暴成为导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发现对指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41、新冠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可能在人体内重组为嵌合病毒

2020年5月26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滑铁卢大学、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Recombination Potential of SARS-CoV-2 and MERS-CoV(SARS-CoV-2和MERS-CoV的重组潜力)的论文。该论文正在被Cell出版社审核中,将发表于Cell子刊iScience杂志。

该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的ORF1ab基因区域内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新冠病毒受体ACE2和MERS病毒受体DPP4在人的小肠等组织中都高表达,研究团队认为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之间存在重组的可能性。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MERS病毒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一旦重组形成新的嵌合病毒,或将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团队建议高危地区的研究机构应重视这一风险,加强监测力度。

42、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结果发布

2020年5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君实生物合作研发的中和抗体临床前研究结果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首次报告了针对新冠病毒中和单克隆抗体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的实验结果,该实验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试验中给药方案的设计。

43、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新途径

2020年5月23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课题组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在线刊登了题为:Broad-spectrum virucidal activity of bacterial secreted lipases against flaviviruses,SARS-CoV-2 and other enveloped viruses(细菌分泌型脂酶对黄病毒、新冠病毒和其他包膜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色素杆菌分泌型蛋白进行功能筛选,发现鉴定了两个具有脂酶活性的广谱抗病毒细菌蛋白,可有效抑制如登革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新冠病毒(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包膜病毒感染。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有力抗击疫情,更为人类抗击未来突发病毒流行打下基础。

此项研究从埃及伊蚊肠道内分离出的具有抗蚊媒病毒活性的色素杆菌新菌株Chromobacterium sp. Beijing入手,筛选鉴定了两种抗病毒效应因子CbAE-1和CbAE-2。两种抗病毒效应因子对多种包膜病毒,包括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新冠病毒、HIV和HSV等,均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进一步机理研究表明,CbAE-1和CbAE-2通过其脂酶活性,直接破坏病毒包膜结构导致其失活。同时,CbAE-2在人类细胞和小鼠上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安全性,具有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潜力。

研究者后续将在抗病毒效应因子CbAE-2的基础上进行与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融合蛋白改造,有希望提高其对新冠病毒包膜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降低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广谱抗病毒药物对于及时预防新型病毒性疾病的广泛传播至关重要,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对宿主低毒性的CbAE-2作为潜在的选择,为未来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44、瑞德西韦全球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2020年5月22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了瑞德西韦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全球临床试验结果,对之前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重新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着重评价了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试验结果与其他临床试验结果的巨大差异。

该研究指出,相较于安慰剂,瑞德西韦可以显著缩短进展期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美国FDA已批准瑞德西韦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紧急治疗。

研究指出,瑞德西韦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相较于其他种族,瑞德西韦对134名亚裔受试者几乎无效,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与其他国际临床试验结果的差异。

这些初步研究结果支持对感染新冠病毒住院并需要氧疗的患者使用瑞德西韦。然而,考虑到尽管使用了瑞德西韦,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很高,很明显,仅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能是不够的。未来的策略应该是评估抗病毒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或抗病毒药物的组合,以继续改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

45、我国自主研发的曙光先进计算系统在新冠疫情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5月20日,《Nature》杂志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卫中心等单位通力合作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得到了正在建设中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力支撑。

曙光部署完成的先进计算系统有力支持了基因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计算系统整体双精度峰值性近200万亿次每秒。PB级存储提供超过20GB/s的聚合带宽,通过配置TB级SSD存储介质,有效提升生物信息领域小文件读写性能,加速基因序列分析或药物筛选IO,完美配适生物信息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计算节点采用冷板式液冷方案,PUE值可低至1.2,相比于普通风冷节能25%以上。同时,依托高效液冷,有效的将CPU核温控制在40-50℃,相较于传统风冷可实现5%的性能提升,并将元器件稳定性提高一个数量级,将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3倍,噪声降低约30dB。

据悉,中科曙光的相关技术方案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疫情防控与研究,如使用生物信息学寻找病毒来源、加速病毒疫苗或者特效药的研制、医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疫情排查系统等。自疫情爆发以来,中科曙光积极响应,已联合业界伙伴共同向相关科研机构免费提供超100PFlops的强大计算资源,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科研攻坚。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业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