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益生活 Hongyi Life

造就新中国卫生奇迹的爱国卫生运动

发布时间:2020-06-27 10:55:56 | 来源:【《北京日报》 6月16日 作者 杨丽娟】
分享至: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转发仅为学习交流,若侵犯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爱国卫生运动至今已持续了68年,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但很多人对爱国卫生运动既熟悉又陌生。比如,“卫生”前面为何冠以崇高的“爱国”二字?又为何以声势浩大的“运动”方式展开工作?

细菌战引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

1952年1月,雪花飞舞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何世长和他的战友们发现了一些异常:几架美国军用飞机来回低飞,既不投弹,也不扫射。疑惑间,一个战士看到,雪地上有成群的苍蝇、跳蚤、蜘蛛、老鼠。

几天后,志愿军陆续发现有人患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志愿军援朝前后,朝鲜北部从未发生过这些疾病,而且冬季也不是霍乱容易发病的季节。这才开始怀疑并逐渐确认,美军不顾国际公约发动了细菌战。除了前线,美军随后又在我国的抚顺、新民、安东、宽甸、临江、青岛等地,撒布了大量带有细菌的昆虫和毒物。

1952年3月1日,志愿军成立了以邓华为主任的总防疫委员会。据何世长回忆:“我们连队发起了大扫除运动,扫除之后每天在室内和被子上洒下药水,以保持清洁卫生,接着祖国又运来大批预防药品,派遣医务人员给每个志愿军战士打预防针……”

1952年3月14日,政务院召开会议,成立了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防疫委员会,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研究新中国卫生防疫史的历史学博士肖爱树教授告诉记者:“由于这场群众性的防疫卫生运动是为了粉碎美国的细菌战而发动,是保家卫国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下而开展,所以它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并很快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同。1952年3月2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首次使用了‘爱国的卫生防疫运动’一词。”

年底,政务院发出指示,将中央防疫委员会改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地方各级爱国卫生机构统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喝开水成为习惯

记者找到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一本《除害灭病爱国卫生手册》,手册把讲究个人卫生的“五不”和“十要”卫生习惯一一列出。比如,“五不”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是不喝生水和不随地吐痰。“十要”有两条是要常洗澡、常剪指甲、常理发;衣被要常洗、常晒。因为抗击新冠肺炎,分餐制成为热点话题,而母乳喂养则是每个妈妈都懂的科学喂养常识。这些内容竟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倡过。

当时,在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之外,全国各地的小区、大院都纷纷成立了卫生小组。上世纪五十年代任职西单区区长的杜若曾回忆,有一次,周恩来总理让她去中南海检查卫生,她带着几个专管卫生工作的干部走进中南海,“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在登高爬低地擦办公室的大玻璃……陪着检查的人说:‘这些人都是十一二级的司局级干部。’后来我们来到干部饭厅,进去后没有发现一只苍蝇,连放筷子的瓷筒内底部都干干净净。”

人人动手除四害

所谓“四害”,究竟是哪四种动物,其实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版本有很多。1952年四害是指蚊、蝇、虱子和鼠类。但是,在后来的除四害运动中,麻雀成了主要目标之一。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向主席的报告》,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

1960年3月18日,中央发出《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麻雀是益鸟,不应该再列为四害之一,不要打了。”半个月后,负责农业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作报告,特地对麻雀问题作了说明:“以后不要再打麻雀了,《纲要》所说的除四害中,应当把麻雀改为臭虫。”后来,由于蟑螂逐渐成为主要的家庭害虫,臭虫又被蟑螂取代。近年来得到国家高度重视的“厕所革命”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部分。

改造国家的创举

爱国卫生运动的种种措施下,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地方的环境面貌也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大变样。

1952年,调查细菌战的国际科学委员会来到北京,考察了北京的卫生措施和卫生教育后,毫无保留地给予肯定这个运动已经发生了作用,使得由于传染疾病而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大为降低了。”

“文革”期间,许多卫生机构被裁撤。197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卫生事业的一项创举,真正做到了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