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灯盏花素滴丸在预防心梗和脑梗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26 10:48:34 | 来源:暂无数据
分享至:0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自2002年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和以前相比,农村地区发生率明显增加,部分年份的农村地区发病率甚至超过城市。2016年,城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此外,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1。本病的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可达50%以上。存活者的复发率高达40%,脑梗死复发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且可明显增加死亡率。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脂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导致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心梗和脑梗是常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十大致死疾病中居首位,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由于心梗和脑梗的发病涉及多因素、多通路、多靶点、多病机,具有突发性和严重后遗症,极大地限制了一般治疗方法的应用。而且心梗和脑梗常常发生诊疗不及时或误诊、漏诊的情况,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积极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预防心梗和脑梗最有效的方法。而灯盏花素滴丸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缺血缺氧等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梗和脑梗的发生,减少心梗和脑梗发展的风险。

一、心梗

心梗已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些由于救治及时而幸存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劫后余生仍掉以轻心,没有充分认识心梗的严重危害。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心梗对于心脏的危害就相当于机动车遭遇了一场重大车祸,即便进行了妥善维修,但很多功能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完好无损,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充分了解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和心梗知识,积极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降低心梗发生和发展风险,无论是对患者个人及其家庭还是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梗的危害

心梗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梗引发心衰

心梗患者的心肌由于长期供血不足会造成纤维化,泵血能力减弱。若再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工作,心肌会变得肥厚,最终可引发心衰。患者可反复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水肿等表现。

2、心梗导致心脏结构改变

若心脏瓣膜缺血坏死,会导致功能失调或断裂;若心室壁出现大面积缺血坏死,会导致心腔压力变大,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穿孔或破裂,诱发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数日后就会死亡。

3、心梗引发心律失常

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和继发炎症反应,心梗患者可能会在发病后1~2周出现心律失常。以心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4、心梗导致血管栓塞

血小板聚集加上血流动力学紊乱,容易在左心室形成附壁血栓,新鲜的血栓易脱落,可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造成脑梗死、肾梗死等。长期卧床患者,若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部分脱落,可能引发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5、心梗引发心包炎

心包炎多发生于急性心梗后1~4天,发生率约为10%。正常心脏外面包着一层薄膜,称为心包,当出现透壁性急性心梗时,梗死心肌表面的这层薄膜会发生炎症。患者常常有进行性加重的胸痛,疼痛随体位而变化。一旦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极易造成死亡。

6、心梗导致死亡

当血栓堵塞心脏的主干血管时,会导致血管闭塞,持续时间越长,心梗面积越大,如未得到有效救治,最严重的结局就是死亡。

为避免心梗后发生更严重的病症,患者病情稳定后,一定要积极参加康复计划。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定期随访。

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

并发症

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常规预防

1、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栓药物、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1、一级预防

(1)大力开展心梗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

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应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老年冠心病患者过度劳累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②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工作,泰然处置突发事件。

④戒烟、戒酒。

⑤避免暴饮暴食。

⑥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⑦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⑧寒冷季节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3)自救

由于心梗发病突然,因此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除了随身携带心梗紧急缓解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速效救心丸等)外,还应在办公室、卧室、卫生间、客厅等可以随手方便取用之处也放置这类药物。一旦突发心梗,可以立即用这类药物自救,并呼叫120,等待救援。

(4)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①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②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③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④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⑤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2、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栓药物、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3、三级预防

在心梗患者康复治疗中,除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规律,坚持康复锻炼外,坚持药物治疗,对于防止心梗复发非常重要。

对因主动预防

心梗发病突然、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抢救时间窗口窄,给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常使临床施救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常常望心梗患者兴叹,爱莫能助,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心梗主要由缺血性心血管疾引起,其发病先兆通常不易被人们所辨识或被忽视。因此,除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外,积极主动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心梗发病率和病死率。

对因主动预防就是针对心梗主要病因,长期使用安全、有效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积极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对于降低心梗的发生和发展风险十分重要。

灯盏花素滴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舒张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减少血管阻力等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在心梗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1、心梗的对因主动一级预防

(1)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中老年人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1~2次,每次8丸,防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2)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2~3次,每次8丸,可以降低心梗发生和发展风险。

2、心梗的对因主动二级预防

心梗患者治疗中,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梗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轻心梗并发症病情。

3、心梗的对因主动三级预防

心梗患者康复治疗中,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可以降低心梗复发风险。

二、脑梗

脑梗的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可达50%以上。存活者的复发率高达40%,脑梗死复发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且可明显增加死亡率。因此,充分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梗知识,积极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降低脑梗发生和发展风险,无论是对患者个人及其家庭还是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可控的。脑梗的病因及其作用机制如下所述。

1、血管壁本身的病变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中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较颅外动脉病变更多见。其次为脑动脉壁炎症,如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壁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脑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和弯曲处,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脑动脉斑块也可造成管腔本身的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灌注区域内的血液压力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黏度增加,进而产生局部脑区域供血减少或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出现脑梗死症状。

2、血液成分改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致血栓形成。少数病例可有高水平的抗磷脂抗体、蛋白C、蛋白S或抗血栓Ⅲ缺乏伴发的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也可以造成脑动脉内的栓塞事件发生或原位脑动脉血栓形成。

3、其他

药源性、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及极少数不明原因者。

病理生理

脑梗的病理生理过程实质上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由于脑动脉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代偿功能,因而在长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但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其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故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为主的脑动脉病变期和脑动脉内血栓形成伴有脑组织缺血坏死的脑组织损伤期。急性脑梗死的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在发生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往往存在处于缺血状态但尚未完全梗死的脑区域(即缺血半暗带)。挽救这些缺血半暗带是急诊溶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临床表现

脑梗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发病年龄下降趋势,出现了不少30~40岁发病者,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的症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及邻近受累脑组织的功能有关,这有利于临床工作者较准确地对其病变位置定位诊断。以下将按主要脑动脉供血分布区对应的脑功能缺失症状叙述脑梗的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病灶侧单眼黑蒙,或病灶侧因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所致的同侧眼裂变小、瞳孔变小、眼球内陷及面部少汗;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表现);优势半球受累还可有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像障碍等。尽管颈内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较少,但急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可产生明显的意识障碍。

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在脑梗中最为常见。

(1)主干闭塞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若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像障碍。

(2)皮质支闭塞

上分支闭塞可出现必遭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Broca失语(优势半球)或体像障碍(非优势半球);下分支闭塞可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3)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瘫;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1)主干闭塞

前交通动脉以后闭塞时额叶内侧缺血,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因旁中央小叶受累小便不易控制,对侧出现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等额叶释放症状。若前交通动脉以前大脑前动脉闭塞时,由于有对侧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一定出现症状。如果双侧动脉起源于同一主干,易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侧脑性瘫痪、二便失禁、额叶性认知功能障碍。

(2)皮质支闭塞

对侧下肢远端为主的中枢性瘫痪,可伴有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3)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近端轻瘫。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1)主干闭塞

对侧同向性偏盲、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综合征,主侧半球病变可有失读症。

(2)皮质支闭塞

因侧支循环丰富而很少出现症状,仔细检查可发现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伴黄斑回避,双侧病变可有皮质盲;顶枕动脉闭塞可见对侧偏盲,可有不定型幻觉痫性发作,主侧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命名性失语;距状动脉闭塞出现对侧偏盲或象限盲。

(3)深穿支闭塞

丘脑穿通动脉闭塞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如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肢体意向性震颤、短暂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面部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可出现丘脑综合征,如对侧感觉障碍(深感觉为主),以及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和不自主运动,可伴有舞蹈、手足徐动和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中脑支闭塞则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er综合征),如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或Benedik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不自主运动,对侧偏身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1)主干闭塞

常引起广泛梗死,出现脑神经、锥体束损伤及小脑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瞳孔缩小、四肢瘫痪、消化道出血、昏迷、高热等,患者常因病情危重而死亡。

(2)中脑梗死

常见综合征如下:

①Weber综合征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

②Benedikt综合征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对侧偏身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③Claude综合征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④Parinaud综合征

垂直注视麻痹。

(3)脑桥梗死

常见综合征如下:

①Foville综合征 同侧周围性面瘫,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肢体瘫痪。

②Millard-Gubler综合征

同侧面神经、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③Raymond-Cesten综合征

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及躯干深浅感觉障碍,同侧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④闭锁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又称为睁眼昏迷,系双侧脑桥中下部的副侧基底部梗死。患者意识清楚,因四肢瘫痪、双侧面瘫及眼球麻痹,故不能言语、不能进食、不能做各种运动,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4)延髓梗死

延脑梗死最常见的是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共济失调、面部痛温觉障碍、Horner综合征、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等。

(5)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基底动脉顶端2cm内包括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呈“干”字形的5条血管闭塞所产生的综合征。其常由栓塞引起,梗死灶可分布于枕叶、颞叶、丘脑、脑干和小脑,出现眼部症状,意识行为异常及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

6、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系两支或以上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或同一动脉不同分支分布区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将其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皮质前型

如大脑前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分水岭,出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优势侧病变可出现经皮质性运动性失语,其病灶位于额中回,可沿前后中央回上不呈带状前后走行,可直达顶上小叶。

(2)皮质后型

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处,如大脑中与大脑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间的分水岭区,其以偏盲最常见,可伴有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和Gerstmann综合征。

(3)皮质下型

如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间的分水岭区梗死,可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和(或)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不符合上述的单支脑动脉分布区梗死的典型综合征,而表现为多个临床综合征的组合。同时,脑动脉的变异和个体化侧枝循环代偿能力的差异也是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重要因素。因而,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一定的辅助检查手段,以充分理解相应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等;心电图,胸片。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基本病情,部分检查结果还有助于病因的判断。

2、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主要包括脑结构影像评估、脑血管影像评估、脑灌注及功能检查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脑梗的诊断要点为:

(1)中老年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史;

(2)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3)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

(4)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症状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逐渐加重;

(5)多数患者意识清楚,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

(6)头颅CT早期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

2、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出血发病更急,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症状和体征,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但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形成症状相似。可行头颅CT以鉴别。

(2)脑栓塞

脑栓塞起病急骤,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或其他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3)颅内占位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及体征,需与脑梗鉴别。可行头颅CT或MRI鉴别。

治疗

脑梗死属于急症,也是一个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小时内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及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脑梗并发症的防治

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吸入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吞咽困难所致营养不良等可明显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因而对这些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和密切护理也是脑梗死规范化治疗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应尽早启动脑梗死患者个体化的长期康复训练计划,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康复措施。有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发病后6月内是神经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对语言功能的有效康复甚至可长达数年。同时,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社会上的辅助治疗也有助于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重返社会。

常规预防

脑梗死常规预防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预防

脑梗的一级预防是指在还没有发病前就进行的预防。

(1)日常生活中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坚持适当运动;(2)防治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症;

(3)根据情况可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长期口服抗凝治疗,预防栓子形成。

2、二级预防

脑梗的二级预防是指发生脑梗死防止复发,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控制好高危因素、抗动脉硬化,如降高血压、血糖、血脂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功能障碍或继发残疾。

3、三级预防

脑梗的三级预防是指残疾已经发生,想办法防止残疾加重的过程,如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等。

对因主动预防

脑梗通常急性发病,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负担的严重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与脑梗塞的部位、范围的大小、就医是否及时,以及患者的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因此,除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充分了解脑梗相关知识外,积极主动预防可以有效减少脑梗发生率,改善脑梗病情,减轻脑梗后遗症症状,降低脑梗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因主动预防就是针对脑梗主要病因,长期使用安全、有效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积极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预防脑梗的发生十分重要。

灯盏花素滴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微循环障碍和供血不足、增加脑血流量、抗氧自由基保护神经元、防止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在脑梗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1、脑梗的对因主动一级预防

(1)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中老年人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1~2次,每次8丸,防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2)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2~3次,每次8丸,可以降低脑梗发生和发展风险。

2、脑梗的对因主动二级预防

脑梗患者治疗中,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防止脑梗复发。

3、脑梗的对因主动三级预防

脑梗致残患者,每日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辅助患者康复治疗,防止残疾加重,促进患者康复。

三、灯盏花素滴丸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以灯盏乙素为主的黄酮类有效成分。灯盏花素滴丸是以灯盏花素为活性成分与载体辅料聚乙二醇制成的滴丸剂,具有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梗脑梗发生发展的作用。

药理药效研究结果

药理药效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促进溶纤,改善心和脑微循环,缓解微动脉痉挛,增加外周、冠脉、心肌和脑血流量,拮抗心肌和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血液黏滞度,调节钙离子通道,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自由基,阻断蛋白激酶,促进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产生和炎性介质及促凋亡因子释放,拮抗细胞凋亡,保护内皮细胞和神经元等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灯盏花素滴丸8丸,血中药物峰浓度为138ng/ml,达峰时间为6.25小时,半衰期为3.10小时,曲线下面积为524ng•g/ml。

临床研究结果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观察灯盏花素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中风后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心绞痛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塞通片为对照,观察灯盏花素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180例灯盏花素滴丸试验组患者每天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连续服用28天,显效率(比对照组高20%,95%CI:8.45%~32.66%)、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P=0.0006)、治疗前后西雅图量表总分差值(-22.5:-14.9,P=0.0001)、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生命体征各次访视和治疗前后变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临床意义,表明灯盏花素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塞通片为对照,观察灯盏花素滴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180例灯盏花素滴丸试验组患者每天服用灯盏花素滴丸3次,每次8丸,连续服用84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治疗前比较下降4.7,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变化值为-21.2,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0.0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灯盏花素滴丸治疗中风后遗症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心梗、脑梗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引发心梗、脑梗的主要原因。灯盏花素滴丸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机制明确,长期临床应用证据证明安全有效,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作为对因主动预防的主要药物之一长期服用,积极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发展,降低心梗、脑梗发病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

 


文献资料

1、施蕊等,灯盏花乙素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4)3626~3630

2、何蔚等,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18(6)458~461

3、何苗等,灯盏花防治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30~31

4、范娅丹等,灯盏花乙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海南医学,2017,28(4)627~629

5、严云珍,灯盏花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3)129~130

6、黄仙等,灯盏花乙素上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拮抗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R损伤,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9)912~916

7、刘宏等,灯盏花乙素清除活性氧作用的研究,中药材,2002,25(7)491~493

8、杨淑艳等,灯盏花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6)360~363

9、马英然,灯盏花素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14,27(9)150

10、季宇彬等,灯盏乙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35(5)648~653

11、葛文秀等,灯盏花乙素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2)193~200

12、周光宇等,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B)213~215

13、白雪蕾等,灯盏乙素对过氧化氢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中国药物评价,2018,35(5)356~359

14、黄晓燕等,灯盏花素滴丸的溶出度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6)82~84

15、黄立武等,灯盏花素滴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中国药物评价,2019,36(6)447~451

16、赵岩等,灯盏花素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中国药物评价,2020,37(1)46~49

 

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