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动态 Marketing Dynamic

慢性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1-04-13 18:02:55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1-4-13】
分享至:0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已造成全球>60%的死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岁人口为2.3亿,占总人口的16.7%,而≥65岁人口数达到1.5亿,占总人口的10.8%。老年人不仅是患慢性病的主要人群,也是因慢性病导致死亡的主要人群。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慢性病三级预防的关键就是强调一个“早”字,尤其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我国在慢性病预防的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升基层慢病防治水平;继续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慢性病防治的手段和工作内容,推进预约诊疗、在线随诊、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等网络服务,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推进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要强化组织实施,加大政府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治建设,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关医疗卫生领域涉及多项重点,主要有:

医疗卫生发展方向

1、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

2、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4、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

5、完善创新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和医疗器械尽快在境内上市。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

6、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动医师多机构执业。稳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

7、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医学教育方向

1、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高校学科设置针对性,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2、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和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网络,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型公共建筑预设平疫结合改造接口。筑牢口岸防疫防线。加强公共卫生学院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强化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3、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4、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

医疗科技方向

1、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实验室

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

2、推动数字化医疗服务

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加强智慧法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

医疗产业方向

1、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

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提高都市圈基础设施连接性贯通性。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教育和医疗资源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都市圈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

2、优化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铁全覆盖,推进港口群一体化治理。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强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深化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优化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3、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强化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养老。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支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完善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和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

医疗保障方向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实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动省级统筹。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扎实推进医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三、中国成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主要疾病负担来自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吸烟、饮酒、饮食、体力活动、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主要慢性病存在关联,其中鸡蛋、饮茶、辣食为主要慢性病独特的保护因素。“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不但能够支持疾病指南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订,也可促进大众健康科普,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引导大众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轻慢性病的负担。

四、中国老年居民慢性病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利用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老年居民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慢性病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及变化趋势。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全时间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95%可信区间;采用对数线性模型预测年龄标化死亡率。

结果显示,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从4697.05/10万降至3555.35/10万,平均每年下降2.0%(95%Cl:-2.7%~-1.3%)。不同性别、城乡、地区间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AAPC=-2.1%, 95%CI:-2.8%~-1.3%)、中部地区(AAPC=-2.8%,95%CI:-3.4%~-2.1%)下降速度均快于西部地区(AAPC=-0.8%,95%CI:-1.8%~0.2%)。慢性病死亡构成比从89.82%上升至91.41%,平均每年上升0.1%(95%CI:0.1%~0.2%)。预计至2023年,男性年龄标化死亡率(3906.23/10万)仍高于女性(2708.43/10万);农村年龄标化死亡率(3283.20/10万)与城市(3250.01/10万)相接近;西部地区(3782.48/10万)与东部地区(3037.01/10万)、中部地区(3249.2410万)的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综上分析,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建议以老年人群中男性居民和西部地区居民作为今后慢性病防控关注的重点人群。

五、我国成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将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作为基线数据,从2010年监测点中选取11个省60个监测点(城市监测点25个、农村监测点35个)作为随访点,排除基线心血管病者,共36195人进入随访队列。2016~2017年进行随访调查,完成随访2741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自评健康状况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比(HR),并按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进行亚组分析,剔除死亡者和基线糖尿病者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显示,共纳入26699名研究对象进入分析,平均随访6.4年(171431.1人年),随访期间共观察到脑卒中13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脑内出血197例,缺血性卒中1149例),发病密度为7.77/1000人年。多因素调整相关因素后,以自评健康非常好者为参照,自评健康差者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68%(HR=1.68,95%CI:1.22~2.32),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47% (HR=1.47,95%CI: 1.05~2.05)。亚组分析发现年龄和BMI对自评健康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年龄和血脂异常对自评健康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存在修饰作用(交互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全人群结果一致。

综上分析,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人群发生脑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应将该人群,尤其是自评健康差的超重/肥胖、年龄<60岁或血脂异常人群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六、我国心血管病现状与趋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

心血管病流行趋势

1、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45亿。

2、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

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且农村高于城市。2016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309.33/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51.18/10万;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65.11/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38.70/10万。

2016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5.50%,城市心血管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3.16%。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高血压:患病率为 23.2%,控制率有所提高

中国高血压调查(CHS)于2012~2015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大陆31个省的262个城市和农村抽取451755名≥18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3.2%),男性高于女性(24.5% vs 21.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8岁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女性均高于男性(分别为:55.3% vs 47.6%,50.1% vs 41.2%,18.2% vs 15.3%),城市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50.9% vs 44.7%,45.8% vs 38.0%,19.4% vs 13.1%)。

2、吸烟:吸烟率为27.7%,日均15.2支

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中国≥15岁人群的标化现在吸烟率为27.7%(男性52.1%,女性2.7%),与2010年比较,现在吸烟者人数增加了1500万。2015年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15.2支,较2010年增加了1支。

2014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现在烟草使用率为6.9%;男生(11.2%)高于女生(2.2%);农村(7.8%)高于城市(4.8%)。

3、血脂异常:10年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大幅上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2002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中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8.60%、33.97%、39.91%和40.40%;10年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大幅上升;总体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2013~2014年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调查(CCDRFS)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8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分别为4.70、2.88、1.14、1.35mmol/L,总胆固醇(TC)水平较前明显升高。

2010年全国慢性肾病调查(CNSCKD)项目显示,≥18岁人群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0%、19.5%和8.9%,男性均显著低于女性。

4、糖尿病:患病率为10.9%,治疗率为 32.2%

2013年全国大样本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男性高于女性(11.7% vs 10.2%)。老年人、城市居民、经济发达地区、超重和肥胖者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7%,老年人、超重/肥胖人群以及农村居民中糖尿病前期检出率较高。糖尿病知晓率为36.5%,治疗率为32.2%,治疗控制率为49.2%。老年人、女性和城市居民中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相对年轻的患者和城市居民中治疗控制率较高。

5、超重与肥胖:患病率上升,青少年尤其明显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18岁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1%和11.9%,较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7.3%和4.8%。成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平均腰围水平明显上升。

2014年中国7~18岁在校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985年的11倍和73倍。2013年研究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2.2%,肥胖率为7.1%。

6、身体活动:运动量严重不足

2014年中国经常参加身体活动的人为33.9%(含儿童青少年)。20~49岁青壮年人群的锻炼率仍然偏低。2014年中国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每天身体活动不足1小时的男生占73.3%,女生更高(79.1%)。

7、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盐量高于标准一倍

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呈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2.9%,已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上线水平(膳食指南推荐范围:20%~30%);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呈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55%,已降至膳食指南推荐的低限(膳食指南推荐范围:55%~65%)。城市居民能量来源不平衡的状况要严重于农村居民。

此外,维生素C、钙和钾的摄入量也呈下降趋势,膳食钠的摄入量下降明显,但2012年膳食钠的摄入量折合成食盐的量为14.5g,高于推荐的摄入量(中国:<6 g/d;世界卫生组织:<5 g/d)一倍以上。

8、空气污染:危害不容小觑

2010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环境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中国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危险因素。北京市2010~2012年日平均PM2.5浓度为96.2μg/m3;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增加0.27%。

心血管病

1、脑血管病:城市死亡率略有下降,农村明显上升

2015年相比,2016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城市居民略有下降,农村居民明显上升。脑卒中筛查项目显示,2014年我国40岁以上成人脑卒中患病率为2.06%。与脑卒中发生相关性最强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其次是家族史、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糖尿病、身体活动不足、吸烟以及肥胖。

2、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农村更明显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2016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女性。2016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城市为58.69/10万,农村为74.72/10万。

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753142例,较2016年增长13%,冠脉介入治疗平均置入支架1.47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直接PCI比例为42.2%,较2016年(38.91%)进一步提升。

3、心律失常:RFCA、ICD、CRT治疗逐年增加

中国≥35岁居民的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71%。心房颤动RFCA手术比例逐年增加,2015、2016、2017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占总RFCA手术的比例分别为21.0%、23.1%、27.3%。2017年RFCA达13.39万例。

2017年,植入起搏器约76717台,比2016年增长4.98%,双腔起搏器占比近73%。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17年植入ICD 4092例,双腔ICD占62.3%,用于二级预防占55.5%,一级预防占44.5%。

2017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4138例,较2016年和2015年分别增长29.3%和16.2%,心脏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植入比例逐年增加。

4、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为心衰的主要病因

2000年中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北方(1.4%)高于南方(0.5%),城市(1.1%)高于农村(0.8%)。心力衰竭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显著上升。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对2012~2014年88家医院8516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的分析显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感染是心力衰竭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1%,较以往明显降低。

5、肺血管病:COPD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病率为9.9%。2013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40岁人群COPD患病率为7.3%,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标化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相当于1990年的全球水平。

6、心血管外科:心脏移植数量逐年增加,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8.6%

2017年,中国大陆心脏外科手术量为228 938例,其中体外循环手术量为162597例,占比71%。2017年,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77305例、完成心脏瓣膜手术6574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455例,主动脉外科手术19585例、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2002例。中国心脏移植的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实施心脏移植手术559例。2017年中国大陆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2126例,介入治疗总成功率为98.6%。

7、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约1.2亿,近三成合并心血管病

2009~2010年进行的全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8岁成人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为10.8%,推算中国约有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

CKD-NET年度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27.8%的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其中冠心病最常见(17.7%),其次是心衰(13.0%)和脑卒中(9.2%)。

8、外周动脉疾病:1/3以上中老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国家脑卒中预防项目显示,>40岁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总体患病率为36.2%,其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患病率为26.5%,颈动脉斑块患病率为13.9%。

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从1999~2000年的50%逐渐增加到2015~2016年的85%;多发性大动脉炎在整体病因的占比逐步降低,从31%降低到10%;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占比变化不大,波动在2.9%~6.5%之间。

七、我国癌症现状与趋势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基本医疗条件仍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每百万人口肿瘤医生数量已从2005年的14人增加到2018年的26人,但仍落后于美国(美国每百万人口肿瘤医生数为60)。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也呈相似趋势。2005~2015年国内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从44%升至61%,美国则超过90%。

全球癌症新发1810万例,死亡960万例

2018年全球有约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龄段、性别,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内的所有癌症发病比例的推算数据)。 

亚洲癌症新发占50%,死亡占70%

新增的1810万癌症患者中,亚洲占将近50%;而死亡的960万癌症患者中,亚洲则占了近70%;

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50%,死亡率达60%;

另外860万新增女性癌症患者种,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微超过一半。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肺癌(11.6%)、乳腺癌(11.6%)、结肠直肠癌(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

肺癌是“男性头号杀手”,乳腺癌是“女性头号杀手”

男性中,肺癌发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男性癌症发病率其次分别是前列腺癌(13.5%)、结肠直肠癌(10.9%)、胃癌(7.2%)、肝癌(6.3%),死亡率其次则分别是肝癌(10.2%)、胃癌(9.5%)、结肠直肠癌(9%)、前列腺癌(6.7%)。

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女性癌症发病率其次分别是结肠直肠癌(9.4%)、肺癌(8.4%)、宫颈癌(6.6%)、甲状腺癌(5.1%),死亡率其次分别是肺癌(13.8%)、结肠直肠癌(9.5%)、宫颈癌(7.5%)、胃癌(6.5%)。

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这一组数据也就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肺癌同样是中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相对于全球,我国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仍占很大比例。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其重要

癌症的形成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临床期前,癌症有一个漫长的潜伏期。从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癌前病变(各类炎症),再到形成可见的癌症(临床期)通常需要10~20年。

当患者处于癌症潜伏期,只要有意识地改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增强抗癌免疫力,便可逆转或阻止癌变的发生。

1、癌症临床期

90%以上的癌症在潜伏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出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常常就已经到了中晚期,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的重要原因之一。

(1)我国常规体检缺乏癌症早期筛查项目。例如,筛查结直肠癌的肠镜检测并不在体检项目之列。而直肠镜筛查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这也是美国结直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70%远远高于我国30%的最主要原因。

(2)对于癌症早期筛查的认知不足以及怕麻烦的心理也使得普通民众疏于进行相关检查,错过了治疗癌症的最佳时机。

2、癌症临床期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在80%以上

早期宫颈癌、肺癌的治愈率为100%,早期乳腺癌及直肠癌的治愈率为90%,早期胃癌的治愈率为85%,早期肝癌的治愈率为70%。

如果能将癌症扼杀在早期甚至潜伏期,不仅治愈机会大,还能大大降低癌症患者的身心痛苦和费用支出。

而这种设想的实现则需要一种能在癌症临床早期甚至潜伏期就发现此类重大疾病隐患的检测方法,从而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做好防御措施。

3、中国已进入全民防癌时代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所以肿瘤科普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八、我国慢阻肺现状与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约有300万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该病预计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主要死因。中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其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7%。慢阻肺已位于我国单病种死因排序的第三位。而目前国内外对慢阻肺的认识和诊疗仍有不足,因此,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诊断和评估,可减少漏诊和误诊,并有利于尽早干预和预防以延缓疾病恶化、改善预后。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最广大的患者群体,承担绝大部分患者的首诊首治任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慢阻肺的守门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在高危人群中发现和早期诊断慢阻肺具重要意义。

对慢阻肺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早诊断、早干预及预防疾病进展。目前,公众对慢阻肺知晓率低下、基层医生对慢阻肺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低等问题,均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困难。采用调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等方法进行主动病例发现,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筛查技术手段。而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准确、便捷和经济的筛查模式仍应进行积极探索。

慢阻肺发病率高,经济负担重,其筛查、防治及管理都面临巨大压力。早期筛查和诊断是科学、合理地防控慢阻肺的重要手段,不仅可提高诊断率,对患者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具要意义。我国尚缺乏便捷、高效的慢阻肺筛查方法以及慢阻肺防综合管理模式和体系,尤其对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推广慢阻肺早筛问卷或肺量计检测作为“主动病例发现”策略,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更为可行,成本效益也可能更好。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CT影像、肺音、呼吸音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慢阻肺筛查、早期诊断和疾病管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仍需探索建立一系列便于多学科多层次实施的、全面动态管理的且令患者满意的模式来管理慢阻肺;在筛查和早期诊断方面,采用具有一定准确性、便捷且具成本-效益的筛查方式也尤为重要。

总之,对于慢性病的防治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作息规律,均衡膳食,保证睡眠,适当运动;对慢性病应做到早防、早诊、早治;慢性病患者应坚持进行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以免引起并发症及慢性病向严重疾病的演变。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领域大有可为。应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大力倡导公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防止慢性病发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慢性病早期防治,通过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减缓和逆转病情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的优势,把握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有利时机,通过及时有效的中医药干预措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还要应用中医药提升慢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加快慢性病患者痊愈进程,有效降低严重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

 

文献资料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4、《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

5、庞元捷等,中国成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的证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369~375

6、夏章等,2004~2018年中国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499~507

7、从祥丰等,我国成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513~519

8、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报告

9、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报告(2020年)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