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甲状腺肿瘤

发布时间:2021-05-30 18:54:06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1-5-30】
分享至:0

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女性多见。症状为颈前正中肿块,随吞咽活动,部分病人还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甲状腺肿瘤种类多,有良性和恶性,一般来说,单个肿块,生长较快的恶性可能性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

一、甲状腺解剖结构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犹如盾甲,所以称之为甲状腺。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和峡部。左右两叶位于喉下部与器官上部的两侧面。上端自甲状软骨的中点,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环,有时达胸骨上窝或胸骨后。

二、甲状腺生理功能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酪氨酸的有机结合碘,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10%为T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分泌激素,对维持人体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的正常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促进糖、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以产生热量。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组织分化,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如果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低于正常,会产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婴儿期和胎儿期,如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少,会导致呆小症;相反,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过多,会产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多用于衡量甲状腺功能,并作为某些疾病的急性症状的诊断依据。正常情况下,人体甲状腺素会维持在一定水平以内,当甲状腺功能受损或机体出现某些急慢性病变时,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的能力会受到影响,导致甲状腺素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通过测量人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配合其他激素、抗体的检测结果,可判断患者身体情况。

甲状腺素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鉴别诊断,也用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指标。总甲状腺素( TT4)检测包括结合型甲状腺素和游离型甲状腺素( FT4),结合型甲状腺素只有转变为FT4后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所以FT4较TT4更有检测价值。

甲状腺素分泌水平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增多症、甲亢危象等甲状腺疾病。T4是判断甲亢的常用指标,同时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监测。在甲状腺素检测中涉及到两个指标TT4、FT4,这两个指标可综合起来可为上述疾病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四、促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TS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一方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甲状腺激素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二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促甲状腺激素主要负责调节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血液供应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中起最重要的调节作用。垂体本身的疾病可以直接影响到TSH的合成和释放。当甲状腺本身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异常时,也可影响到垂体TSH的分泌和血清TSH水平。同样,下丘脑疾病影响到TRH分泌时也会影响垂体的TSH的分泌和血清TSH水平。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测定血清(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及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鉴别诊断原发性和继发(下丘脑性或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时,其TSH可作为疗效的判断指标。此外还可用于观察垂体TSH的储备功能,并可进一步区别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血清TSH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分泌瘤、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等;血清TSH降低: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SH基因突变,各种垂体性疾病(如垂体腺瘤、垂体炎症、垂体出血性疾病或损伤性疾病等)影响TSH细胞功能,各种甲状腺炎的损伤期,以及临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五、甲状腺肿瘤分类

根据肿瘤性质,将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良性甲状腺瘤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腺瘤两类;恶性甲状腺肿瘤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类。

甲状腺良性肿瘤

甲状腺良性肿瘤很常见,在颈部肿块中,甲状腺瘤约占50%。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瘤体较大时,会因为压迫气管、食管、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当肿瘤合并出血而迅速增大时会产生局部胀痛。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有恶变可能,一部分虽然是良性,但呈“热结节”(即高功能性),所以需要积极治疗。

1、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T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学分为滤泡型腺瘤(lFTA)和乳头型腺瘤(PTA)两种,以前者最常见,约占甲状腺腺瘤的70%~80%,后者相对较少见,应与乳头状癌鉴别。腺瘤周围常有完整包膜。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性别、遗传因素、射线照射(主要是外放射)TSH长期过度刺激有关。甲状腺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起病隐匿,以颈部包块为主诉,多无症状,病程中突然增大(出血)者常伴有局部胀痛。查体发现颈前区结节,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局限于一侧腺体,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如伴有囊性变或出血,则结节大多因张力高而“质硬”,可有压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包块边界清楚,血供不丰富,可有囊性变。甲状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20%)和恶变(发生率约10%)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切除。一般应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包括腺瘤在内);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术,但应楔形切除,即腺瘤周围应裹有少量正常甲状腺组织。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判断有无恶变。

2、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原因可能是由饮食中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酶缺乏所致,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而于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大多数呈多结节性,少数为单个结节。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久病者部分区域内可有较多纤维化或钙化,甚至骨化。甲状腺出血往往有骤发疼痛史,腺内有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者,质地较硬;有钙化或骨化者,质地坚硬。一般可保守治疗,但结节因较大而产生压迫症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亢症状时应手术治疗。

3、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是与甲状腺发育相关的先天性畸形。胚胎期,甲状腺是由口底向颈部伸展的甲状腺舌管下端发生的。甲状腺舌管通常在胎儿6周左右自行锁闭,若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即可形成先天性囊肿,感染破溃后成为甲状腺舌管瘘。本病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男性为女性的2倍。表现为在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有直径1~2cm的圆形肿块。境界清除,表面光滑,有囊性感,并能随吞咽或伸、缩舌而上下移动。治疗宜手术切除,需切除一段舌骨以彻底清除囊壁或窦道,并向上分离至舌根部,以免复发。

4、亚急性甲状腺炎

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较硬。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有典型的病史,包括起病较急,有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疼痛常波及患侧耳、颞枕部。常有体温升高、血沉增快。急性期,甲状腺摄131碘率降低,多呈“冷结节”,但是血清T3和T4升高,基础代谢率略增高,这种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轻者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即可,较重者常用泼尼松及甲状腺干制剂治疗。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1973年~2002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十万分之三点六增加到十万分之八点七,大约增长了2.4倍(P<0.001),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据统计,其中男性约0.8~0.9/10万,女性约2.0~2.2/10万。

1、发病机制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相关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

(1)癌基因及生长因子

研究表明,许多动物及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序列的过度表达、突变或缺失有关。

(2)电离辐射

目前已查明,头颈部的外放射是甲状腺的重要致癌因素。

(3)遗传因素

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一些甲状腺癌患者中,常可寻及家族史

(4)缺碘

早在20世纪初,即已有人提出有关缺碘可导致甲状腺肿瘤的观点

(5)雌激素

近些年的研究提示,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当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至于雌激素是否直接作用甲状腺,尚不明确。

2、甲状腺癌

(1)病理分类

①乳头状癌

乳头状甲状腺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70%,而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21~40岁的妇女最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该病有多中心性发生倾向,且可能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②滤泡状癌

滤泡状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因此预后不如乳头状甲状腺癌。

③未分化癌

未分化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10%,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

④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沉着,呈未分化状,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甲状腺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

总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2、临床表现

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的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随着病情进展,肿块逐渐增大,质硬,吞咽时肿块移动度减低。未分化甲状腺癌上述症状发展迅速,并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Horner综合征。颈丛浅支受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处的疼痛。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

甲状腺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

3、诊断鉴别

(1)辅助检查

①甲状腺功能化验

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较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TSH降低情况下的冷结节或温结节,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穿刺活检等)。

②核素扫描

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ECT)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出:“ECT检查的结果包括高功能性(比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摄取率高)、等功能性或温结节(与周围组织摄取率相同)或无功能性结节(比周围甲状腺组织摄取率低)。高功能结节恶变率很低,如果患者有明显或亚临床甲亢,则需对结节进行评估。如果血清TSH水平较高,即使是仅在参考值的最高限也应对结节进行评估,因为这时结节的恶变率较高”。但是ECT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或微小癌常不能显示,故对此类结节不宜使用ECT检查。

③B超检查

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是细针穿刺活检(FNA)实施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检查手段。欧美指南中均提及超声下可疑恶变指征,包括: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边界不清晰、结节高度大于宽度、实性结节、以及晕圈缺如。国内有人曾将结节形态、边界、纵横比、周边声晕、内部回声、钙化、颈部淋巴结情况等方面对结节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比术后的病理结果,统计得出结节形态、钙化、内部回声情况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更具相关性,可着重观察这方面特征(仅针对乳头状甲状腺癌)。

④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

针吸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及粗针穿刺活检两种,前者是细胞学检查,后者是组织学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恶变的甲状腺结节,可采用该方法明确诊断。目前一般采用细针活检,操作时病人仰卧,呈颈部过伸位。宜采用局部麻醉。强调多方向穿刺的重要性,至少应穿刺6次,以保证取得足够标本。穿刺时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结节,以右手持针筒,回抽针栓以产生负压,同时缓慢向外将针头拔出2mm,再刺入,重复数次后见针内细胞碎屑后停止抽吸,去除负压,拔出针头,脱开针筒,针筒内吸入数毫升空气,接上针头,并将针头内标本排到玻片上,要求能有1-2滴橘红色液体,内有细胞碎屑。然后涂片检查。

(2)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常以甲状腺结节为其明显表现,因此,当临床上遇到有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候,区别结节性质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病如下:

①单纯性甲状腺肿

为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病因。病史一般较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长大,而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结节是腺体在增生和代偿过程中发展而成的,大多数呈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少数为单个结节性。大部分结节为胶性,其中有因发生出血、坏死而形成囊肿;久病者部分区域内可有较多纤维化或者钙化、甚至骨化。由于结节的病理性质不同,它们的大小、坚硬程度、外形不一。甲状腺出血往往有骤发肿痛史,腺体内有囊肿样肿块;有胶性结节者,质地较硬;有钙化及骨化者,质地坚硬。

②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的大小视病变范围而定,质地常常较坚硬。有典型病史,包括起病急、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急性期,甲状腺摄131碘率降低,显像多呈“冷结节”,血清T3和T4升高,呈“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对称弥漫性甲状腺肿,无结节;有时由于肿大不对称和表面有分叶,可状似结节,硬如橡皮,无压痛。此病起病缓慢,呈慢性发展过程,但是与甲状腺癌可同时发生,临床上不易鉴别,须引起注意。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常升高。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粘连固定。其起病和发展过程缓慢,可有局部隐痛和压痛,伴以明显压迫症状,其临床表现似甲状腺癌,但是局部淋巴结不大,摄131碘率正常或偏低。

③甲状腺腺瘤

由甲状腺腺瘤或多发的胶性结节所致。单个或多个,可与甲状腺肿同时并存或单独出现。腺瘤一般呈圆或椭圆形,质地大多比周围甲状腺组织硬,无压痛。在扫描图上显示摄131碘功能为正常、增加或减低;甲状腺显像分别为“温结节”、“热结节”、“冷结节”。甲状腺摄131碘率可正常或偏高。肿瘤发展缓慢,临床上大多无症状,但是部分病人发生功能亢进症状。

④甲状腺囊肿

囊肿内含血液或清澈液体、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可相当坚硬,B超常有助于诊断,临床上除甲状腺肿大和结节外,大多无功能方面改变。

4、治疗

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甲状腺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碘131治疗、甲状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疗。

(1)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结果的依据。但是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荟萃分析资料提示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项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小于腺叶的切除也是不适当的。范围最小的是腺叶加峡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有证据显示甲状腺近全切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低危组病例腺叶切除后30年复发率为14%,而全切除术为4%,一般对高危组的病人,首次手术的范围并无太多争论,有报告TNM III期的病例腺叶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26%,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10%,而甲状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之间并无区别。广泛范围手术的优点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主要缺点是手术后近期或长期并发症增加,而腺叶切除很少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且几乎不发生严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近来不少学者认为年龄是划分低危和高危的重要因素,并根据低危、高危分组选择治疗原则。对低危组病人采用腺叶及峡部切除,若切缘无肿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对高危组病人采取患侧腺叶、对侧近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为宜。也可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来设计手术:腺叶+峡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1cm、明确局限于甲状腺一叶内的低危组患者;甲状腺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近全切,适用于肿瘤直径大于1cm,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甲状腺全切除术适用于高度侵袭性的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淋巴结肿大,肿瘤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15岁以下或45岁以上病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达90%,对该组病例应考虑全甲状腺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同样有争论,是常规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淋巴结清扫,或只切除能触及的肿大淋巴结,尚无定论。荟萃分析资料提示仅两个因素可帮助预测是否颈淋巴结转移,即肿瘤缺乏包膜和甲状腺周围有肿瘤侵犯。该两因素均不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38%,两因素均存在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是87%。

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效果固然可以肯定,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却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目前对于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决定非常谨慎。尤其是低危组病人,若手术时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不作颈淋巴结清扫。如发现肿大淋巴结,应切除后做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可作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前者指清除颈总动脉内测、甲状腺周围、气管食管沟之间及上纵隔的淋巴结组织;后者指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由于再次手术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因此有主张首次手术时即使未见肿大淋巴结,也行中央区清扫。对高危组病人,肉眼可见颈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至包膜外以及年龄超过60岁者,应作改良颈淋巴结清扫;若疾病分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犯广泛者,则应作传统淋巴结清扫。 

(2)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做次全或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够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甲状腺素片的剂量,应根据TSH水平来调整,但是对于TSH抑制的精确范围,尚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支持。一般来讲,有残余癌或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TSH应维持在0.1mU/L以下;然而复发低危的无病患者TSH应维持在正常下限附近(稍高或稍低于正常值下限);对于有实验室检查阳性但无器质性病变(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影像学阴性)的低危组患者,TSH应维持在0.1~0.5mU/L;对于长年无病生存的患者,其TSH或许可以维持在正常参考值内。可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每天75μg~150μg,并定期测定血T4和TSH,根据结果调整药量。

(3)放射性核素治疗(131碘治疗)

对于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术后应用碘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主要是破坏甲状腺切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对高危病例有利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应用碘治疗目的是:

①破坏残留甲状腺内隐匿微小癌;

②易于使用核素检测复发或转移病灶;

③术后随访过程中,增加用状腺球蛋白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价值。

(4)体外照射治疗(EBRT)

主要用于除了乳头状甲状腺癌以外的其他甲状腺癌。

5、预后

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总的来说是好的,不少甲状腺癌已经有转移,但是病人仍然能存活10余年。涉及预后的因素很多,诸如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的范围、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等,其中以病理类型最重要。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较长时间存活,特别是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倾向良好,预后最好,隐性乳头状癌预后更好,但是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往往在半年内死亡。肿瘤体积越大,浸润的机会越多,其预后也越差。据有关统计学资料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原发肿瘤未获控制或出现局部复发可导致死亡率增高,肿瘤直接蔓延或浸润的程度比淋巴结转移更具有重要性。

6、饮食注意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和工作,适当控制富碘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烟酒等。需重视甲状腺检查,包括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

淋巴瘤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1%~2%,男:女为1:3。大多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基础上发病,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中唯一女性发病为主的肿瘤。以中老年女性多见,主要为颈部肿物,肿物增大速度不一致,速度较快者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可伴有吞咽困难,如压迫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偶尔侵及喉返神经,引起声嘶及局部疼痛;部分生长缓慢,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病不易区别。本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手术活检,易与以小细胞为主的未分化癌混淆。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发展到手术、 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转移瘤

甲状腺转移瘤并不多见,据尸检检查资料,死于播散性癌症患者的甲状腺,有4%~24%受累。甲状腺转移瘤的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邻近结构直接扩散(如咽喉、食管等)、淋巴转移(常见的主要是乳腺癌)、血行转移(乳腺癌、肺癌、肾细胞癌、皮肤黑色素瘤、纤维肉瘤、肝及胆道癌、卵巢癌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手段,治疗措施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

六、讨论

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需高度重视。甲状腺手术由于容易出现声音嘶哑、低钙等手术并发症,手术切除范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技术条件等进行判断,需符合肿瘤切除原则,同时尽量争取保留好神经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技巧及加强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努力方向。对于有疤痕体质及有特殊美容要求者也可行腔镜下颈部无疤痕的甲状腺手术。

LMV-12(HE003)是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TP竞争性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LMV-12(HE003)c-Met、VEGFR1、VEGFR3、RET、Flt-3、PDGFR-α、PDGFR-β、Tie2、c-Kit、c-Sre等酪氨酸激酶具有较强的酶活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文献资料

1、高明等,甲状腺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18

2、李小毅等,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解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4)309~315

3、甲状腺结节影像学检查流程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12)911~914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8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7)1249~1272

6、Cosimo Durante,GiorgloGrani,The Diagno sis and Management of Thyrold Nodules a Review,JAMA,2018,319(9)914~924

7、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in Oncolo gy 2018 Thyroid Carcinoma(2018版NCCN指南)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