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Company News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发布时间:2021-06-03 14:00:07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1-6-3】
分享至:0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是指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发生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又称妇科肿瘤。外阴良性肿瘤种类很多,发生在全身皮肤的肿瘤均可在此出现。外阴恶性肿瘤多为原发性,占妇科恶性肿瘤的4%,其中以外阴癌最多见。外阴黑色素瘤恶性度高,转移早,发展快。外阴肉瘤少见。阴道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常为继发性。阴道鳞状细胞癌常继发于宫颈癌。阴道透明细胞癌与出生前母亲服用雌激素有关。阴道葡萄状肉瘤多发生在5岁以内幼女,恶性度极高。子宫良性肿瘤最多见的是子宫肌瘤。子宫恶性肿瘤也较多见,其中子宫颈癌、宫体癌(即子宫内膜癌)为常见的妇科肿瘤。还有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及很少见的子宫肉瘤等。卵巢良、恶性肿瘤均较常见,分类复杂。输卵管恶性肿瘤极少见,仅占妇科肿瘤的1%以下,其主要症状是阴道大量排液、不规则出血等。继发性输卵管癌较原发为多,常由卵巢、子宫转移而来。

一、第五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

第五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简称新版分类)以崭新的面目于2020年9月9日发布,受到病理学界及妇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与2014年的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相比,新版分类的主编扩大了编委的范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91位妇科病理学家共同组成,其中20位世界著名妇产科病理学家作为核心编委。新版分类中包含850多张高质量的病理图,并涉及3100多篇参考文献。新版分类不仅涵盖了近年来妇科肿瘤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以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大程度上传承了第四版的肿瘤分类及名称,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更加简单易行。

卵巢

1、卵巢上皮性肿瘤

首先,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和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具有不同的起源、形态、分子和遗传特征。在新版分类中,强调了卵巢外原发性腹膜HGSC的诊断标准,当无卵巢实质性HGSC时,输卵管必须按照SEE-FIM峡部和壶腹部、伞端以2~3mm的间隔横向切开,全部取材进行镜下检查)方案进行组织学检查、取材,在任何输卵管切片内均没有输卵管浆液性上皮内癌(STIC)HGSC时,才可做出原发性腹膜HGSC的诊断。

其次,不推荐使用术语“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低度恶性潜能”或“不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再次强调了具有微乳头结构的浆液性肿瘤仍归属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以免引起临床处理的混淆。

另外,保留浆黏液性肿瘤类型(良性和交界性独立分类),但去除浆黏液性癌,将其列为子宫内膜样癌的一种具有黏液分化的特殊亚型。在2014版分类中,浆黏液性癌被定义为主要由浆液性和宫颈内型黏液上皮组成的癌,其病灶常常包含透明细胞以及子宫内膜样和鳞状分化区域。由于与其他类型的肿瘤存在明显的形态学重叠,诊断重复性差。这一名称一直备受争议。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研究表明,这些肿瘤大多数代表子宫内膜样癌的不同形态学模式,因此第五版分类中将浆黏液性癌归为子宫内膜样癌的一种亚型。

最后,增加了卵巢的中肾管样腺癌分类,其形态独特,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具有中肾与副中肾管双重表型,一些学者认为其起源于卵巢旁的中肾残余,另有学者认为其可能起源于苗勒氏上皮的中肾转化。

卵巢混合性癌非常罕见,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相关,透明细胞癌与宫内膜癌的混合性癌最多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而言,大多数混合性癌实际上代表单一的肿瘤类型,但在形态学上,的确表现为不同类型,所以在当前分类中也重新引入了混合性癌类别。

2、性索-间质肿瘤

首先,粒层细胞肿瘤中,成年型(AGCT)和幼年型(JGCT)的生物学行为不同,已知90%以上的AGCT病例中含有FOXL2突变,新版分类还强调了在60%和30%的JGCT中检测到AKTI和GNAS的激活改变(gsp突变),可以辅助诊断。

其次,Sertoli-Leydig细胞肿瘤中分为三个不同的亚型:DICER1突变型(患者年龄较小,中低分化的肿瘤,网状或异源性成分)FOX12突变型绝经后患者,中-低分化肿瘤,无网状或异源性成分DICER1/FOXL2-野生型(患者年龄中等,无网状或异源性成分,一般分化良好)。另外,微囊性间质瘤含有CTNNB1或较少见的APC突变,并可能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结肠外表现。遇到诊断困难的情况,相关的分子检测有助于精确分类。

再次,重新引入了两性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为包含两性分化的性索-间质肿瘤,比较罕见。第四版中取消其分类,但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在新版分类中,重新将其列入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项下。

(二)子宫体

1、子宫内膜癌

首先,子宫内膜癌的常规亚型仍然以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混合性癌、未分化/去分化癌为主。删除了黏液性癌的独立分类,而是将其作为内膜样癌的分化亚型。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结合了基因组表征,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个亚组:POLE突变组、MMD/MSI-H组、低拷贝数/MSS组、高拷贝数(浆液样)组。POLE突变组预后良好;高拷贝数(浆液样)组预后不良。具有微卫星不稳定的第2组及显示低拷贝数改变的第3组介于二者之间.。世界各地的医生力图通过免组化(MSH2、MSH6、MLH1、PMS2及p53)POLE突变分析方法替代TCGA方法,将该分子分型引入临床实践,但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子宫内膜癌是低分期和低级别的子宫内膜样癌,具有良好的预后,因此,在高级别低分期子宫内膜癌中更能彰显分子分型的价值。

其次,内膜癌增加了四种“其他类型":中肾管腺癌、中肾管样腺癌、非特异鳞癌以及胃肠型黏液癌。中肾管腺癌及中肾管样腺癌通常表现出多种组织学模式,带有腔内嗜酸性胶体样物质的小腺体和小管占主导地位。免疫组化通常对ER和PR完全阴性,p53表达呈野生型,GATA3弥漫表达,CD10呈腔面特征性阳性染色,目前倾向认为其具有更高的侵袭性。非特异鳞癌是仅由具有鳞状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癌,诊断时需排除低分化内膜样癌。内膜原发性胃(胃肠道)型黏液癌是具有黏液性胃/胃肠道特征的癌,可有特征性杯状细胞的出现。

再次,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癌肉瘤实际上是一高度侵袭性的子宫内膜癌,其中肿瘤细胞表达上皮-间质转化特征。因此,新版版分类中,癌肉瘤被视为一种子宫内膜癌,而不是混合性肿瘤。

2、子宫间叶肿瘤

首先,平滑肌肿瘤是子宫间叶肿瘤最常见的亚型,在这类肿瘤中,新版分类中强调延胡索酸水化酶(FH)基因突变相关的平滑肌瘤可以看作是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的一部分,应及时为患者及其家人进行遗传咨询。另外,许多良性平滑肌肿瘤中发现MED12突变,而平滑肌肉瘤已显示出TPS3、ATRX和MED12的突变,可以在鉴别困难时辅助应用。

其次,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按照分子改变的不同进行划分,其亚型包括:YWHAE-NUTM2A/B融合、ZC3H7B-BCOR融合的间质肉瘤及BCOR内部串联复制(ITD)的间质肉瘤,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形态特征。

再次,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根据形态及基因突变特点的不同,分为经典型(TSCI/TSC2突变)TFE3突变型。经典型PEComas表达HMB45、MelanA和平滑肌标志物(SMA,Actin,Caldesmon),而TFE3易位相关的PEComas中TFE3、HMB45和组织蛋白酶K弥漫阳性,但MelanA、平滑肌标志物的表达通常弱或阴性。

另外,新版分类中增加了几种新的肉瘤类型,包括:NTRK重排和COLIA-PDGFRB融合相关纤维肉瘤样子宫肉瘤,中老年妇女好发,最常见于宫颈,Pan-Tik、CD34、S-100阳性表达,但一般不表达ER、PR、SOX10;SMARCA4突变的未分化的子宫肉瘤,肿瘤由具有突出的横纹肌样形态的大的类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显示SMARCA4缺失,具有高度侵袭性。

UTROSCT作为一种恶性潜能不确定的肿瘤,形态类似于卵巢的性索间质细胞肿瘤,新版分类中强调其分子生物学常伴GREB1和ESR1重排,而与子宫内伴有性索分化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三)子宫颈、阴道及外阴

在宫颈、阴道及外阴肿瘤分类方面,新版分类最大的变化在于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的相关上皮性肿瘤进行HPV相关性及无关性的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分为HPV相关还是HPV无关

型,肿瘤分期仍然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宫颈癌的分期更新为FIGO 2018分期系统。此更新中不再强调微小浸润癌的水平扩散最大径,仅根据基质浸润深度评估IA1/2。另外,将IB期细分为三个类别,并将淋巴结转移时通过影像学或病理学确定纳入III期宫颈癌。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绝大多数宫颈鳞癌(SCC)发展所必需的,但实际仍存在少数与HPV无关的SCC。为了统一生殖道上皮肿瘤的分类,将宫颈癌SC分为与HPV相关和与HPV不相关的类别,单独根据形态学标准不能区分二者,必须进行p16免疫染色或HPV检测。在没有条件检测的情况下,可不做划分。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被归为HPV相关的类别,仍分为HSIL(CIN3及CIN2)LSIL(CINI)。需要强调的是,p16的染色不代表任何病变级别,仅在CIN2形态学鉴别困难时作为参考指征。

新版分类中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也相应的分为HPV相关性腺癌及原位腺癌、HPV无关性腺癌及原位腺癌,前者主要包括普通型腺癌,后者包括胃型腺癌、透明细胞癌和中肾管腺癌,并详细阐述了每一种腺癌的诊断细节和诊断标准,有利于各位病理大夫的诊断一致性。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看起来是子宫内膜样癌的腺癌实际上代表了HPV相关的缺乏黏液的普通型腺癌,p16常呈弥漫性阳性。仅在形态典型且严格排除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或HPV相关普通型腺癌后,才可诊断为真正的宫颈原发性子宫内膜样癌。宫颈原发的浆液性癌非常罕见,必须在排除其他部位有浆液性癌、排除HPV感染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原发。因为原发宫颈的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罕见,新版分类把这两类型均列入“其他腺癌”中。

(四)其他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育龄妇女中,由于其与部分肿瘤呈相关性且常造成鉴别诊断困难,在新版分类中于卵巢肿瘤之后、腹膜肿瘤之前,以单独章节进行了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也作为单独的章节阐述,该肿瘤新版分类的主要特征是区分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在某些系统中也称为类癌)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卵巢类癌"一词仍在新版分类中使用,并被归为起源于皮样囊肿的单胚层畸胎瘤和体细胞型肿瘤。

另外,下生殖道中常见间叶肿瘤、黑色素细胞病变、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转移性病变、与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相关的肿瘤等,也形成独立的章节进行描述。特别是最后,对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详细论述,使我们能够通过咨询和基因检测在早期发现携带者。

新版分类旨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但在许多地区,免疫组织化学或分子病理检测仍受到限制,常规病理学的标准方面仍然是临床病理实践中女性生殖道肿瘤的诊断和分类的基础,新版分类中每个实体的基本诊断标准都基于这些最基础的病理形态特征做出描述。与早期版本相比,新版分类系统各个环节更细化,不仅将部分肿瘤按照其生物学特点进行重新归类,而且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灰色区域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对于高倍镜视野(HPF),由于不同显微镜高倍视野不同,导致诊断分歧,因此新版分类规定,核分裂象统一按照每mm计数有丝分裂来进行,如平滑肌肉瘤计数核分裂个数时,在直径0.55mm的显微镜高倍视野面积0.24平方毫米下,通常≥4/平方毫米,即≥10个/1OHPF,需要强调的,新版分类的发布虽然代表了妇科病理领域的最进展及各系统肿瘤的最新学术观点,但由于篇幅有限,一些肿瘤的不同观点及进展概况仍有不足之处,在各单位的应用中,要结合当地医院的具体情,从而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最恰当的治疗。

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常用检查方法

目前,常用的诊断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包括阴道涂片和宫颈刮片检查。自阴道穹窿内获取的细胞,有可能来自输卵管、子宫腔、宫颈管及阴道本身。阴道分泌物涂片,是最为简便的方法,但脱落细胞如果已经陈旧,形态上可能失真,不易鉴别,或互相混淆。子宫颈刮片(目前大中城市多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即TCT)则是应用特殊取样器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和宫颈管内的细胞。该方法所得到的细胞比较新鲜,可根据细胞形态、细胞核大小分辨正常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

(二)活体组织检查(活检)

活体组织检查法是以活检钳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检查。所取的组织经过切片染色后,不仅能观察到单个细胞的特点,而且还可以看到细胞之间的联系及排列方式,对肿瘤的诊断更为可靠。女性生殖器官或是暴露在身体表面,或有腔道与外界相通,这一解剖特点,为活体组织检查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外阴、阴道、宫颈及宫腔在外观上有可疑或症状上疑有癌瘤的可能时,采取活体组织可明确诊断。有时,对盆腔内的肿物,还需要在超声、CT等引导下用细针进行穿刺取得组织。

(三)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利用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并接受其回声信号,借显示的图像诊断疾病的方法。B型超声可以显示出盆腔深处脏器的影像,对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四)X线检查

某些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如卵巢成熟畸胎瘤,瘤体内有牙齿或骨片;卵巢上皮性癌,瘤体内有砂粒体或钙化,通过X线检查,均能显示出牙齿、骨片或钙化影,从而有助于诊断。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X线检查,如子宫碘油造影或胃肠造影,能显示出子宫腔的形态、肠腔形态及其与生殖器的关系,给诊断提供帮助。

(五)CT和核磁共振

CT和核磁共振是两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它们可以帮助判断肿瘤是否有扩展和转移。

(六)内窥镜检查

用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诊断的内窥镜主要有腹腔镜与宫腔镜。腹腔镜是一种可窥视腹腔内各器官的内窥镜。腹腔镜的外径仅约1厘米,只需在腹壁上作一约1厘米长的小切口后将镜头伸入腹腔,即可清楚地观察到盆腹腔器官的外貌,尤其当对盆腔内包块不能肯定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或者不能明确肿瘤发生的确切部位以及肿瘤转移所涉及的范围时,通过腹腔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宫腔镜则是一种经子宫颈伸入宫腔内窥视宫腔结构的内窥镜,特别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三、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因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流行病学的资料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

原发性阴道鳞癌常发生于后窟窿,认为可能与子宫脱垂病人长期使用子宫托、阴道白斑或局部炎症刺激有关。

2、盆腔放射治疗

原发性阴道癌约有20%以上病人曾有盆腔放射治疗史。一般认为宫颈癌放射治疗后10~40年可发生阴道细胞结构不良或阴道癌。40岁以下盆腔放射治疗病的妇女,阴道癌的发生率较高。

3、病毒感染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尤其是16和18型被认为是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启动因子。

4、免疫抑制

凡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和继发性的免疫抑制病人,癌瘤的发生率较高。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也不例外,其发生率在免疫抑制患者中较多见。

5、雌激素缺乏

阴道鳞癌好发于年迈的妇女,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粘膜上皮萎缩有关。

6、近来认为阴道透明细胞腺癌与内外源性雌激素有关。

7、据推测阴道内胚窦瘤可能是在生殖细胞迁移的决定期缺乏胚胎的组织导体,导致生殖细胞错位进入阴道上段所致。

四、女性生殖器官肿瘤转移

由于阴道的特殊解剖结构(结缔疏松、壁薄、淋巴丰富等),癌瘤较易扩散。扩散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及偶有远处转移。阴道上段癌瘤的淋巴转移途径基本同子宫颈癌;阴道下1/3基本同外阴癌;中1/3可以上下两个途径转移,从阴道下部的病损经过腹股沟淋巴结;从阴道上部的病损经过盆腔淋巴结;或血行转移。阴道癌可直接延伸扩散至局部阴道旁组织、膀胱或直肠。女性生殖器官肿瘤还可发生皮肤转移等。

五、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典型症状

来自卵巢、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的皮肤转移癌,通常为一个或多个皮肤色结节,发生于正常皮肤上或切口的瘢痕上,偶尔,卵巢转移癌呈丹毒样外观,在有些病例中转移性皮肤癌类似脓皮病或由于沿神经鞘生长而呈带状疱疹样外观。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常见先兆症状如下:

1、出现异常肿物

异常肿物可生长在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外阴部肿物、某些卵巢肿物、较大的子宫肿物,患者自己可以摸到,一般是本人偶然发现。这些肿物质地有的较硬,有的较软,活动度也可大可小,形状大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速度可快可慢。这些肿物即使无任何症状,也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大多是长了肿瘤。

2、阴道异常分泌物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宫颈内膜的分泌物及阴道渗出物形成白带,一般量不多,并随月经周期变化。当女性生殖器官发生肿瘤,肿瘤出现坏死、破溃,可出现水样、血性和米汤样白带,如合并有感染,可有臭味。白带异常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的表现。

3、月经异常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形成了月经。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规律,出血量中等。当子宫生长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时,可出现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出血不止等。卵巢的某些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能分泌雌激素,干扰月经周期,也可引起月经异常。

4、绝经后出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50岁左右时,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减退会出现闭经。在闭经的第一年内,有时会偶有阴道出血。如停经一年以上又有阴道出血则称为绝经后出血。绝经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绝不能忽视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5、腹痛

卵巢肿物扭转、破裂或感染,子宫肌瘤向宫口脱出或肌瘤变性,均可引起较剧烈的下腹痛。恶性肿瘤出现明显腹痛大多已发展为晚期。

6、大小便异常

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仅有消化道症状,当肿瘤压迫或侵犯膀胱、直肠时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大便干燥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病人应及时就诊,不可因症状轻能忍受而放松警觉,贻误治疗。当然,出现上述症状并非得了恶性肿瘤,不必过分恐慌,要做的是及时诊断和治疗。

六、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预防

女性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责任。女性生殖器官是孕育生命、繁衍后代的摇篮。伴随女性的一生,生殖器官也经历着由幼稚期、青春期、性成熟期(育龄期)直到衰老(围绝经期、绝经期)的变化。女性一生的任何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生殖器官都可能发生各种良、恶性肿瘤。如果未能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轻者影响女性的健康,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重者危及女性的生命。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最为常见。女性生殖器的任何部分均可生长肿瘤。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妇女中发病率居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自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变异到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8~10年左右的时间。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与性行为有关。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老年期妇女。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卵巢癌是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第三位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由于早期无症状,位于盆腔深处,往往发现时已是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目前,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呈现低龄化趋势。与妇科病高发、年轻化现象形成对照,来医院定期接受妇科检查的人较少。未婚女性主动做妇科检查者更少。由于婚前性行为的逐年增多,而多数人不清楚婚前性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同时保健意识较差,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发生妇科疾病。

(一)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

1、年龄

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阶段的女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少部分特殊类型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幼年女性。

2、生育

过早分娩、密产、多产者易发宫颈癌,少产、不育者易患子宫内膜癌。

3、性卫生

不洁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现已明确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子宫颈癌发病主要因素。

4、内分泌

长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5、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尤其是大量吸烟,可能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饮食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

(二)预防胜于治疗

广大女性朋友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观察,并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观血。即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接触性出血等。二是观带。正常的白带是少量白色略显粘稠的分泌物。脓性白带、血性白带、米泔样白带、水样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三是自摸肿块。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肿物是可以发现的。四是感觉疼痛。子宫颈癌仍是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但却是可以预防的。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肿瘤防治的最高原则,由于宫颈的特殊位置及宫颈癌自然病程,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宫颈癌是有可能的。

当女性生殖器官出现任何异常肿物、阴道异常分泌物、月经异常、绝经后出血、不明原因腹痛、大小便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病人应及时就医,排查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不要贻误最佳诊疗时机。

女性生殖器官从外阴至输卵管和卵巢,最常见的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绒毛膜癌和外阴癌等。多数患者有早期症状,大家应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最好方法是定期都要到医院做常规的妇检,并根据医嘱进行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因为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治愈肿瘤、延续生命非常重要。

七、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的食疗建议

1、参芪健脾汤

选料与配比:高丽参、黄芪、党参、山药、枸杞子、当归、陈皮、桂圆肉、猪排骨或整只鸡,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高丽参,黄芪等中药洗净后放入布袋中扎口,与排骨或鸡一起加水炖煮.先大火后小火,煮2~3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即可。

吃肉喝汤,多余的放入冰箱保存。

功效:有行气散结,消积化瘀作用。

2、陈香牛肉

选料与配比:陈皮、香附子、牛肉、葱、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陈皮与香附子加水煎半小时去渣,放入牛肉加葱、姜、盐等调料,文火炖至酥烂,将牛肉凉透切片食之。

功效:舒肝理气,健脾益气。方中陈皮有理气健脾之功效。

八、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适宜的食物

可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适宜的食物包括:

1、动物性食品

瘦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鸽肉等,黄鱼、鲞鱼、蛋类;

2、海藻类食品

海蜇、海带、紫菜、海参、海藻;

3、豆类食品

各类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素鸡等;

4、植物性食品

新鲜深绿色和黄、橙色蔬菜、茄子;

5、水果

新鲜水果,坚果类如:红枣、桂圆、核桃等。

6、粮食

各种粮食及其制品。

7、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

九、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饮食禁忌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应当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1、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罐头食品或罐头水果等,少喝或不喝市售饮料等。

3、不要食用霉变腐败变质的食品,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熏制食品、烤制食品、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罐头食品或罐头水果等,少喝或不喝市售饮料等。

十、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治疗

根据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分类、分型、分期等情况,可以采取积极治疗和保守治疗等方法。积极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

LMV-12(HE003)是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TP竞争性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LMV-12(HE003)c-Met、VEGFR1、VEGFR3、RET、Flt-3、PDGFR-α、PDGFR-β、Tie2、c-Kit、c-Sre等酪氨酸激酶具有较强的酶活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文献资料

1、宋艳等,第五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解读,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28(1)1~4

2、郑晓丹等,WHO女性生殖肿瘤分类第5版关于子宫体及宫颈腺癌分类的解读,中华病理学杂志,2021,50(5)437~441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