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动态 Marketing Dynamic

精神情志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布时间:2023-01-08 08:05:56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3-1-8】
分享至: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以胃脘胀满、嗳气、纳差、上腹部灼热感、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等为主要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胃肠疾病。我国FD的临床发病率很高,为18%~45%,在消化科就诊的比例为20%~50%。该病虽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症状迁延难愈,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F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其发病是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肠-脑轴功能紊乱、精神情志因素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恐慌、担忧、焦虑、抑郁等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是典型的消化系统身心疾病。

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认识到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胃酸、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参与其发病,其中精神心理因素与其密切相关。FD易受社会环境、不良生活事件及个性特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患者精神疾患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有80%的FD患者存在精神异常。临床上FD患者精神心理异常以焦虑、抑郁较为多见,有学者观察172例F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发现伴有焦虑的FD发生率为27.9%,伴有抑郁的FD发生率为48.3%。以上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因素是引发胃肠道不适的重要因素,精神心理压力过大可影响胃分泌、屏障功能及内脏敏感性和黏膜血流量等各种胃肠道功能,导致FD发生。同时精神情志异常可影响脑-肠轴传递,使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失衡,从而导致胃肠收缩传导异常,出现腹胀、嗳气等胃排空障碍的消化不良症状。

FD相关中枢机制研究中发现,FD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和相应脑区的改变。中医学强调形神统一,认为情志异常变化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

本文通过介绍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对FD的认识,探讨精神情志因素与FD发病的相关性,进一步深入阐述达立通颗粒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势和地位。

一、“肝失疏泄”是FD的重要病机

中医认为,情志致病者,气病居多,郁占首位,郁先伤肝,致肝失疏泄。《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失疏泄,一则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脾胃之气升降失常,脾胃纳运失司,导致胃肠病证的发生;一则可致情志改变,出现急躁易怒、烦躁不安等肝疏泄太过或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等肝疏泄不及的表现。

从病理解剖学角度分析,FD多无明确的病理改变,常因患者焦虑忧愁等情绪变化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引起胃肠功能异常,导致一系列胃肠不适症状出现。这与情志异常导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进而致病的观点相吻合。根据FD的主要症状和相关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病症的范畴。该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若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郁滞于内,伤肝犯脾,致胃肠传导失司,则表现出胃脘痞满、疼痛,不思饮食,嗳气、反酸等一系列FD常见症状。肝失疏泄与情志不遂互相影响,更易加重各种胃肠不适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显示,肝气郁结可导致胃动力障碍,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FD,可调节患者胃肠激素、神经肽S受体1、脑肠肽SP、应激蛋白HSP的表达水平,通过增强胃肠蠕动、减轻应激损伤等途径提高临床疗效。疏肝理气法可上调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促进胃肠动力;可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改善FD胃肠动力障碍及抑郁状态;可通过脑-肠轴系统调节血清脑肠肽的变化,调控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功能状态,改善FD患者的胃肠症状和精精神情绪异常。有临床研究证实,疏肝理气法能够明显改善FD患者胃肠道症状,调节患者精神心理负担。所以,肝失疏泄是FD的重要病机,并与情志失调因素相互影响。

二、中医理论对精神情志因素与FD关联性的认识

FD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在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很多古代医籍中都有论述。如《寿世保元•气郁》言:“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使抑郁之气留滞不散……致心胸痞闷,胁肋虚张,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饮食减少,日渐羸瘦。”说明情志不遂会扰乱人体正常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李杲在《脾胃论》中也说明了情志刺激对脾胃病的影响,如“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指出情志过极会损伤脾胃之气,从而导致脾胃病发生。《景岳全书•痞满》言:“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情志失调,暴怒伤肝,肝气郁结,侵犯脾土,脾运失常,升降失司,致胃气停滞于中焦而成痞满。

三、中医理论对精神情志因素所致FD的病因病机认识

古代中医学者对FD的病因病机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多数医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过度等相关,其中情志不遂最为常见。该病病位主要在胃,涉及心、肝、脾三脏,《素问•五行运大论》记载“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认识到情志因素的异常可直接损伤心、肝、脾等脏腑,所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志,即心可调控人的思维、意识、情志等精神活动,协调各脏腑功能。心在志为喜,适度喜乐能够使心气调畅,营卫和调,对心主血脉的功能有利,但喜乐过极会使心气涣散不收,影响心神活动,致使心绪不宁、精神难以集中,甚至精神失常。另外,心为神明之主,过喜能使心神受伤,其他五志过度同样也会影响心神活动,正如张景岳在《类经》所言:“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五脏的病变是互相影响的。从五行相生关系方面分析,心属火为母,脾属土为主,母病及子,故心病易传脾,从而出现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心悸、面色萎黄等心脾两虚的表现。肝主疏泄,具有疏通气机、调畅气血的作用,能够促进和协调脾胃运化功能,使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稳定有序。肝气畅达,气血运行和顺,精神愉悦,情志活动正常。若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则出现郁闷寡欢、多疑善虑、嗳气、叹息等症状;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出现易怒烦躁、亢奋激动、妄言失志等症状。肝在志为怒,怒志是人体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产生的一种情感变化,一定限度内的感情宣泄能够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平衡,但怒志太过或郁怒不解会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刺激。怒伤肝,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若肝气乘脾,故又可影响脾气升清,则出现头晕、腹胀、便溏症状;若肝气犯胃,影响胃气降浊,则出现脘胀纳呆、嗳气、呕吐症状。另外,从五行生克关系方面分析,肝属木,脾属土,情志抑郁,木气郁结,失于疏泄,木不疏土,导致木旺乘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可出现脘腹胀痛、胸胁苦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正如《医学求是》言:“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主运化,脾在胃的配合下将饮食物转变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运送到全身各处。实邪内阻困脾或脾胃虚弱,脾胃健运失司,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等症状。脾在志为思,思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思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所必需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但思虑太过或谋虑不当,会使脾胃之气停滞于中焦,壅滞不行,脾运不健,水谷不化,可出现胃脘胀满、痞结疼痛、胃纳呆滞等症状。《灵枢•本神》言:“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思虑过度,甚至空有幻想,使得脾胃气机阻滞,脾胃功能失常,健运失职,进而妨碍肝的疏泄功能,即“土侮木”,而肝病可以传脾,即“木乘土”,又可反过来加重脾胃病的症状,出现食欲下降、脘腹胀闷、嗳气、呃逆等症状,也就是“土壅木郁”。

现代中医学者也认识到FD的发生与心、肝、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张照兰认为,FD的基本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病机总属肝脾失调,基本病机特点以肝郁气滞为本,脾胃升降失常为标。丁霞认为,情志失调是FD发病与复发的主要原因,情志因素与肝脏的疏泄失常密切相关,故临证可从肝论治,调肝以畅情志。熊文生认为,FD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因情志不畅出现的FD,必须通过疏肝来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罗宏伟认为,FD的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情志抑郁,肝气不畅,木郁乘土,脾胃升降失调。王晶认为,部分FD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肝气郁结日久可乘脾土,应重视肝对脾胃疾病的影响,对于FD伴有情志异常主张从心、脾、肝三脏入手治疗。

四、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

根据罗马Ⅳ标准,FD是一种脑-肠互动异常的疾病。研究证实,脑-肠互动紊乱是FD发病的核心机制,脑-肠轴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胃肠道免疫、肠道微生态等胃肠功能相互影响,尤其是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情绪应激信息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干预,影响胃肠功能和症状感知。反之,胃肠道信号又进入中枢,影响情绪调节神经环路的生理过程,产生或加重负性情绪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胃肠道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变发生。

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脑-肠轴影响内脏敏感性、刺激相应脑区、调节脑肠肽分泌等途径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和异常感觉,从而参与对FD的调控。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神经递质和受体表达及引发大脑皮层功能改变、干扰中脑感觉核团工作状态等途径导致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可刺激并破坏大脑边缘叶和下丘脑之间的平衡,扰乱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引起相应的胃肠道症状。精神心理因素可引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通过影响肠固有神经的功能,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脑-肠轴以调控胃肠道的运动,调节内脏感觉,或通过调节胃动素、胃泌素、瘦素、生长抑素等脑肠肽的分泌与释放,影响调控胃肠道的动力,引起胃肠运动障碍或内脏感觉异常,导致消化不良症状。

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刺激HPA轴释放激素,影响脑-肠肽的变化,影响FD患者的胃肠道动力及内脏敏感性。研究认为,存在于胃肠道的5-羟色胺参与机体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控,可激活相关受体以调节胃肠动力,并影响内脏敏感性,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但5-羟色胺作为神经递质同时存在于中枢,参与情绪调节。5-羟色胺与FD发病关系密切,其功能异常既可使内脏高敏而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又能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表现。研究报道显示,抑郁、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与FD的发生发展及症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在我国FD患者中,抑郁和焦虑比例分别为15%~58%,且胃肠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的评分呈正比。

FD与精神心理障碍的共病率较高,不良生活事件可作为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同时联合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可缓解胃肠动力障碍、改善内脏高敏和精神心理状态,有效提升FD的临床疗效。综上,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内脏高敏,是F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

五、边缘系统相关脑区与FD发生的中枢病理机制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和与其密切联系的皮质下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扣带回、海马结构、海马旁回、杏仁核、隔核、上丘脑、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等。边缘系统是内脏的高级整合中枢,可以将胃肠神经元传入神经信号经海马传至下丘脑等高位中枢,整合后通过下行纤维及下丘脑-垂体神经体液调节内脏活动及腺体的分泌,实现边缘系统调控胃肠道感觉和运动的重要作用。同时边缘系统也是情绪调控中心,在调节情绪及睡眠、社会行为、学习记忆等相关的心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边缘系统广泛的纤维联系,可使中枢对情绪刺激的感觉产生高敏,并引发相应的后续反应,出现胃肠系统感觉和功能失调。

与调控胃肠道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

-肠轴在调节消化系统稳态及整合胃肠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脑-肠互动的异常,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内脏高敏。一般认为,FD的中枢病理神经机制与脑-肠轴调节障碍相关,调控脑-肠轴功能活动可调节相关脑肠肽分泌,改善FD症状。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为FD的中枢机制研究提供了客观、可视化的手段。边缘系统和前额皮质参与了脑-肠互动,影响前扣带、杏仁核、海马、脑岛及前额等脑区的功能和结构改变。在静息状态下,FD患者会出现以边缘系统、前额皮质、颞顶叶等脑区部位异常变化为主的整体大脑功能网络异常。扣带回参与胃肠道运动、情绪调控及认知处理,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脑岛作为脑-肠轴信息沟通的关键部位,整合内脏和情绪信息,在胃肠道运动、感知疼痛和情感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分析FD患者和健康人中枢差异时发现,FD患者脑岛的静息态神经活动以及与其他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这一表现可同时见于FD两种不同的亚型中。同时脑岛的分数低频振荡幅值亦存在明显异常。丘脑作为感觉传导的中转站,可传入处理器官及外周疼痛信号,参与内脏活动调节。此外,研究者们采用PET-CT研究发现,静息状态下的FD患者会出现前扣带回、岛叶、下丘脑、双侧丘脑的脑区葡萄糖代谢增高。这些以边缘系统为主的脑区葡萄糖代谢变化与FD的严重程度相关。

上述多项研究均证实,FD患者会表现出边缘系统中的扣带回、脑岛、丘脑等相关脑区的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变化,边缘系统-大脑的异常活跃是FD脑功能活动的主要病理特征。而这些变化脑区不仅与调控胃肠道运动密切相关,更是涉及情感、认知的处理和调节,为胃肠道功能易受到情绪状态、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提供客观依据,也为调节脑-肠互动治疗FD提供有力证据。

(二)与调控情绪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亦是情绪管理的重要脑区。以前扣带、后扣带、脑岛、杏仁核、小脑等为主的脑区参与了FD患者的情绪产生和调控过程。前扣带、中扣带、脑岛和额叶是FD症状发展和焦虑抑郁等相关负性情绪相互作用的关键脑区。具有负性情绪明显的FD患者,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前扣带回、楔前叶、尾状核的功能连接亦会发生变化。广泛焦虑状态患者在完成情绪任务时亦会出现以边缘系统和额叶为中心的相关脑区功能交流异常,右侧前扣带回局部一致性地明显降低可见于首发的抑郁症患者。而以扣带回、顶叶、额叶等默认网络脑区的异常变化可见于重度抑郁症患者。这些精神疾病与FD在中枢病理特征上均呈现了以“边缘系统”为主的脑区变化。有研究者提出,这些异常激活的脑区与调节精神情志的中枢5-羟色胺能通路有重叠,进一步表明FD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精神情志因素变化关系密切。fMRI显示,与健康人相比,FD患者边缘系统、岛叶和前额叶的脑区功能活动有差异,扣带回及前额叶等区域的同步一致性功能活动越活跃,其抑郁症状越严重。FD症状较重阶段,负性情绪对前扣带回等脑区活动的影响更明显。FD患者大脑分布区域的前额叶、后扣带回及顶叶下皮质均少于健康者,这些脑内结构功能的紊乱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

FD作为典型的身心疾病,会出现与情绪调控密切相关的扣带回、岛叶、额叶的脑区变化。边缘系统作为“内脏脑”,调节胃肠道感觉运动、调控情绪变化,是FD的重要中枢相应脑区。

六、FD证候客观化研究

不同证型的FD患者存在胃肠道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差异。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将FD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等5种不同证候类型。研究显示,与肝胃不和型FD相比,脾虚气滞型FD患者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的评分显著增高,脑肠肽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与脾虚气滞证及脾阳虚证患者比较,脾虚湿阻证的FD患者最大饮入量降低,近端胃、远端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不同证型FD患者采用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调查等量表进行评分,肝气郁结证组精神心理障碍比例最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以上研究均证实,不同证型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生活质量、情感状态及血浆脑肠肽方面均存在差异。

以边缘系统为主的脑区可能是不同证型FD患者脑功能活动的主要差异脑区。现代研究认为,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基本病机的疾病可表现以脑-肠轴功能紊乱为主的病理变化,即脑肠肽这一直接参与胃肠功能及情绪调节的物质可视为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化学物质基础。边缘系统在脑-肠轴中处于核心地位,参与脑-肠神经网络联系,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同时参与认知功能及情绪处理,是调控胃肠道与情感反应的高级整合中枢,其调控功能与“肝主疏泄”生理功能可能一致。

研究显示,针刺肝经原穴太冲可引起前额叶、扣带回为主的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结构的激活。在肝气郁结证与肾阳亏虚证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脑功能活动差异研究中,肝气郁结型ED可出现脑岛、扣带回、尾状核、额眶区等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增高,二者静息状态脑功能活动差异性脑区主要集中在情绪与认知相关脑区。因此,在FD是否伴有肝气郁结不同证型的辨识中,可能也会呈现以边缘系统为主的不同脑区变化,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进一步研究FD不同证型脑功能变化,有助于明确不同证型FD的中枢机制,为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综上,FD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因素引起的胃肠道与脑互动异常的疾病。肝气郁滞可引起脑-肠轴功能失衡,引发胃肠动力和感觉异常。从中医学、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情绪-心理因素在FD的发生、进展和持续中的重要作用已基本形成共识。从肝论治、调畅气机,配合抗焦虑抑郁药物,中西医并重,改善与纠正F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已成为治疗FD的重要方面。

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通过脑-肠轴引起FD患者大脑结构、功能及其皮层代谢的改变。目前,FD主要异常脑区集中在扣带回、岛叶、丘脑等与调控胃肠运动和情绪密切相关的部位。这也为临床治疗过程注重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改善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更加深入地阐明FD中枢机制,为FD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但脑神经活动是多维的,FD的中枢病理机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FD患者大脑结构的改变是FD发生发展的结果,还是存在这些脑结构变化的患者更容易罹患FD?FD与中枢神经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应用神经影像、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现代技术,整合边缘系统与大脑情绪和内脏感觉、运动的相关脑区网络,进一步挖掘不同证型FD中枢响应的靶向脑区,有望成为今后探讨FD防治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

七、FD的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FD尚未发现明确的特效方案,临床上通常以促进胃肠动力、抑酸护胃、抗HP、助消化等对症治疗为主,对于伴有精神情志异常的FD患者给予适当的精神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干预治疗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西医在该病治疗上方法较为局限,药物作用靶点单一,治疗效果不确切,病情易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者对FD的治疗有各自的观点,但都基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经方、自拟方、中成药等,经过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FD以情志不遂为常见病因,故治疗FD可以考虑从疏肝理气、清热解郁、通利消滞、和胃降逆、调畅情志方面入手。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F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并科学应对FD,提高患者战胜该病、克服精神情志障碍的自信心,引导患者进行身心调养,消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并视患者具体情况辅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改善FD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明显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达立通颗粒在治疗FD中的临床价值、优势和地位

达立通颗粒是由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焦山楂、焦槟榔、鸡矢藤、党参、延胡索、六神曲(炒)十二味中药制成的无蔗型糖颗粒剂,具有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功效。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达立通颗粒自2005年上市以来,在治疗FD,特别是在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情志因素的FD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连续获得中医、中西医、西医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以及权威教材的推荐,确立了达立通颗粒在治疗F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势和地位。

(一)中医药理论对达立通颗粒治疗FD的解析

柴胡,性味苦、平,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既能轻清升散,又能疏泄,具有舒肝解郁清热,调理胃肠滞气的功能,是治肝气郁结之要药。《本经》云:“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备要》云:“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诸气机结则滞涩,行则畅通,本品既能舒肝解郁,条畅气机,又能升举清阳之气,最适合肝脏喜条达而主疏泄之本性。

枳实,性味苦、微寒,入脾胃经,有破气消积,泻痰除痞之功能。用于饮食不消,胃肠积滞,脘腹胀满,胸胁痞满,腹痛便秘,泄痢不畅诸证。《本经》言其:“除寒热结。”《别录》谓其:“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枳实行脾胃气机壅滞,破气除胀,消积导滞。

本方中柴胡、枳实共为君药,一在肝,一在胃。一重在舒肝理气,一重在和胃行滞,二药合用,具有理气行滞、和胃降逆的功能,对肝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大有作用。

木香,性味辛、苦、温,入脾、大肠经,功善行气止痛。 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证,凡气滞诸痛均可用之。《珍珠囊》谓其:“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泻肺气。”《大明本草》言之:“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健脾消食。”木香气味芳香,行气止痛功效颇佳。此处用之配合君药用治胁肋脘腹胀满疼痛。

清半夏,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功善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胃气不和,胸脘痞闷,呕恶等,有较好和胃降逆止呕功能。《药性本草》说其:“开胃健脾,止呕吐。”《珍珠囊》谓之:“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

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功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本经》说其:“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药性论》谓其:“治胸膈间气,开胃。” 《本草纲目》谓之:“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签,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本方中木香、清半夏、陈皮三药互相配合,具有行气消痞,降逆和胃之功,辅助君药理气畅中而共为臣药。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蒲公英功善清热解毒,为治肝胃气痛之良药。有舒肝解郁,清热健胃之功。《本草新编》说:“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本方用之,助君臣药舒肝理气,清热解郁。

六神曲(炒),性味甘、辛,温。入脾、胃经。消食和胃,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消化不良及泻泄等症。《药性本草》谓其:“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本草纲目》谓其:“消食下气,治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疾。”

焦槟榔,性味辛、苦、温。入胃、大肠经。善于行气消积,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大便不爽等症。《药性论》谓其:“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本草纲目》谓其:“治泄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

焦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焦山楂功善消食化积、散瘀行滞,有助脾健胃,促进消化之功,用于食积停滞,油腻肉积,腹痛泻泄等症。《日用本草》谓之:“消食积补脾。”《本草衍义补遗》谓其:“健胃行结气。”《本草纲目》曰:“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胀痛。”

鸡矢藤,性味甘、酸,平。活血、散瘀、止痛,消食导滞,除湿消肿、解毒。用于脘腹疼痛,食少腹泻痢疾等症。《草木便方》谓其:“补虚痨,调理脾胃元气。”《珍珠囊》谓其:“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除水,生津止渴,止泻痢,……得枳实消脾满气分。”《重庆草药》谓其:“健脾除湿,益气补虚。”

本方中蒲公英、六神曲(炒)、焦槟榔、焦山楂、鸡矢藤五药共助君臣药助脾健胃,助运畅中。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入脾、肝经。延胡索功善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凡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腹诸痛均可使用。尤其胃脘胁痛,最为适宜。《雷公炮灸论》谓其:“治心痛欲死。”《医学启源》谓其:“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纲目》谓其:“活血、利气、止痛、利小便。”本方中延胡索助君臣药行气止痛。 同时久痛入络,气滞亦可导致血行瘀阻,故延胡索又能行血散瘀,以消瘀滞,治疗兼证。

党参,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脾虚食少,倦怠乏力等症。《本草从新》谓其:“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之调补,甚为平妥。”《本草正义》谓其:“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慢性胃炎多迁延日久,脾胃虚弱,肝胃气滞,中满不消,然行气消导之剂用多恐伤正气,故用小量党参固护脾胃之气,以达到祛邪兼顾正气,驱邪而不伤正之目的。

本方中蒲公英、六神曲(炒)、焦槟榔、焦山楂、鸡矢藤、延胡索、党参七药,共助君臣药舒肝和胃,行气止痛、清热解郁,共为佐助。诸药配合,共奏清热解郁,通利消滞,和胃降逆之功,使肝气条达舒畅,胃得通降,诸证皆除。

达立通颗粒治疗FD作用机理研究

郭晟等利用药理学手段研究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机制。进行了以莫沙必利为对照的达立通颗粒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及大鼠离体胃底平滑肌条的影响、对大鼠胃电活动的作用、对夹尾刺激法造模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达立通颗粒能促进肠运动、对硫酸阿托品抑制平滑肌的作用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同时能增加胃动素释放和胃电活动等。研究结果表明,与莫沙必利比较,达立通颗粒治疗精神情志因素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显著,胃肠道症状改善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目前,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正在与王广基院士团队合作,开展达立通颗粒指纹图谱、药代动力学与PK标志物、主要药效团物质与主要药效成分、达立通颗粒体内药效标志物、达立通颗粒的PK-PD标志物与PK-PD模型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达立通颗粒对肠道内源性分子、肠内分泌细胞受体、肠道菌群和活性分子、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和内源性分子变化的作用,为建立达立通颗粒整体质量评价体系、确定达立通颗粒治疗FD的作用机理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关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以及权威教材推荐达立通颗粒

1、相关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达立通颗粒

(1)《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2)》推荐达立通颗粒用于治疗由于肝胃不和导致的萎缩性胃炎。

(2)《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指南(2020)》推荐达立通颗粒用于治疗实证肝胃不和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3)《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推荐用药,推荐达立通颗粒单用治疗慢性胃炎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4)《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指南(2019)》推荐达立通颗粒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5)《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达立通颗粒作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中成药推荐。

(6)《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介绍达立通颗粒清具有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作用。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7)《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达立通颗粒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常用中成药推荐。

(8)《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达立通颗粒作为治疗胃脘痛症状的常用中成药推荐。

2、权威教材推荐达立通颗粒

(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推荐达立通颗粒在治疗消化疾病中的作用。

(2)《中华脾胃病学》介绍达立通颗粒治疗脾胃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中医临床指南诊疗释义-脾胃病分册》分析达立通颗粒治疗脾胃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衷中笃西-消化病治疗学》

是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在该教材中详细介绍了达立通颗粒在消化病治疗中的作用。

 

文献资料

1、邢文文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中医学报,2022,37(4)735~741

2、林如琦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因素中医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1)112~115

3、郭晟等,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研究,中国药物评价,2018,35(3)183~189

4、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2),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2022,9(1)2~8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指南(2020),中华消化杂志,2020,40(2)83~86

6、《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2)157~163

7、中华中医药学会,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指南(2019),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8、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95~2598

9、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

10、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5)321~325

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医杂志,2017,58(13)1166~1170

12、张声生,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13、张声生等,中华脾胃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4、张声生等,中医临床指南诊疗释义-脾胃病分册,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15、姚希贤,衷中笃西-消化病治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