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动态 Marketing Dynamic

胃肠动力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布时间:2023-02-11 14:30:46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3-2-11】
分享至: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以上腹部疼痛、腹部不适、腹胀、早饱、餐后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临床表现为主的症候群,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疾病。通过问诊、查体、实验室、影像学、内镜等检查,如果排除器质性疾病,则可以诊断为FD。

FD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但以下证据说明胃肠动力障碍与FD关系密切,是FD发病最重要的机制。

1、FD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胃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肠)III期持续时间缩短或缺如、胃窦动力指数降低、胃排空延迟。MMC III期为强力收缩期,与胃肠的运动显著相关。MMC受消化间期复合肌电(IMC)控制,IMC在MMC之前发生,并与MMC时相吻合,III相出现密集的峰电位,引发MMC的机械收缩。MMC III收缩到最高峰约10min,胃3次/min,十二指肠12次/min,收缩强度最大时可达13.3kpa,胃MMC III相发生后,以5~10cm/min的速度由近端胃向近端胃窦、远端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约5min消失后可达远端回肠。IMC的电紊乱与胃肠运动及胃酸的分泌及中和均有密切关系。

2、FD患者餐后食物分布异常。研究发现,FD患者进餐后食物分布异常,餐后胃动力明显减低。消化间期MMC III期的减少甚至缺如,引发消化不良症状。

3、FD患者进餐后近端胃容受性扩张受限,胃中间横带增宽,远端胃过分扩张,餐后食物快速进入远端胃,引起消化不良症状。

4、FD患者胃、幽门、十二指肠的协调收缩障碍,如食糜不能正常通过幽门、孤立性幽门收缩、逆向传导的十二指肠-幽门-胃窦收缩等异常运动形式的增加,使得幽门排空阻力增加,导致胃排空延迟。

5、FD患者餐后胃排空延迟,餐后胃窦动力下降。研究发现胃窦与固体的排空密切相关,液体的排空与胃底和十二指肠的压力梯度有关,胃的固体排空比液体排空更容易受阻。

6、胃肠动力障碍主要有食管运动障碍,胃运动障碍,胆道运动障碍,小肠运动障碍,结肠、直肠、肛门运动障碍五类。临床通过影像学和腔内测压等检查方法,检测患者的胃肠运动异常。

有证据显示,70% FD患者有胃肠动力障碍,其中40%胃动力障碍,30%为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异常。

7、胃底舒张功能受损、胃电节律紊乱、胃和小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等在消化不良症状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8、假性肠梗阻是由于胃肠道缺乏有效推进性蠕动,导致肠内容物滞留,肠道菌过度生长繁殖和营养不良,其特点是具有肠梗阻的症状体征,但肠腔中没有引起梗阻的器质性病变。

9、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是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从而引起胃潴留所致,其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

10、抑郁导致胃部肌肉痉挛、肠道肌肉运动功能障碍,胃肠蠕动的频率和强度下降,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总之,FD的动力障碍是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胃底舒张功能受损可引起早饱症状,胃排空延迟可引起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异常可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引起上腹痛症状。

达立通颗粒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胃肠运动、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肠电活动、增加胃动素分泌、止吐、镇痛、调节5-羟色胺和多巴胺释放及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改善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