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益生活 Hongyi Life

为什么选择越多,就越难选择?

发布时间:2023-09-15 11:13:46 | 来源:【《今晚报》 岑嵘】
分享至:0

本文转自《今晚报》,转发仅为学习交流,若侵犯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是个很纠结的人。周芷若曾问他:“无忌哥哥,我有句话问你,你须得真心答我,不能有丝毫隐瞒。我知道这世上曾有四个女子真心爱你。一个是去了波斯的小昭,一个是赵姑娘,另一个是……她(殷姑娘),倘若我们四个姑娘,这会儿都好好地活在世上,都在你身边。你心中真正爱的是哪一个?”张无忌万分纠结地说:“这个……嗯……这个……”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有着和张无忌一样的烦恼。比如:当我们想买辆车,可供选择的品牌和种类实在太多,并且每种看起来都有优点;当我们为未来做打算时,考公、创业、深造、进大公司,各种选择的利弊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朋友圈也变得越来越广,但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人携手一生也变得很难……各种各样的选择,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纠结,有些人甚至患上了选择困难症。这是为什么呢?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总是和张无忌很相似,选择越多,就会让我们越难选择。有这样一个实验,证明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有多烦恼。果酱店的店主一般会提供几种新产品供客人试吃。研究者摆出一排价格昂贵的优质果酱,且提供试吃的样品。促销人员会给每位试吃的顾客一张优惠券,如果他们购买了一瓶果酱,就可以凭券立减一美元。实验分成两组,一组有6款果酱,另一组有24款。任何一款果酱都是可以随便购买的。尽管24款果酱吸引来的顾客比6款果酱更多,但在两种情况下,人们平均尝试的品种数量却相差无几。不过在购买果酱的数量上,两组的情况就立见高下了。在提供6款果酱的那组中,购买果酱的人数是30%,而在提供24款果酱的那组中,只有3%的人最后掏腰包买了一瓶回家。

研究者对这个结果给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面临太多选择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做决定的过程更艰难感到沮丧,所以不少消费者宁愿放弃选择权,干脆不买。也有一些人会买,不过劳心劳力做出决定的痛苦已经超过了买到心仪商品的好心情。而且,选择太多反而让那个真正被选中的“心头好”魅力大减,因为事后我们老是在想那些没被选上的是不是更好。这会让我们的购物乐趣大打折扣。

经济学上有一个“机会成本”,当我们选择一样东西时,它的机会成本就是一系列选项中第二好的价值。但是最新研究告诉我们,每一个选项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每个选项都可能在某方面是“第二好”的,甚至是最好的。

机会成本会让最佳选择选项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且机会成本与我们否决掉的众多选项息息相关,那么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例如张无忌要是选择周芷若,那么他的机会成本不只是赵敏,而是赵敏、小昭、殷离三人的总和。而我们意识到的机会成本越大,被选中的选项带给选择者的满足感就越低。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如果你想买某一本书,网上就有成百上千种选择,做出选择变得越来越难。我们稀缺的是时间和金钱,选择了一件事物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难免有种失落感,即便最终做出选择后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在某种程度上,选择带来的快感却降到了最低点。

筛选外部信息是大脑的一项基本功能。但是我们的大脑是在资源匮乏环境中形成的。人类经历了长达几十万年狩猎和采集生活,我们的大脑通常用于简单的资源筛选——要么打猎,要么采集果实。在物质匮乏、机会稀少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的选择只是接受或拒绝,他们问自己的问题是“究竟要还是不要”,而不是“应该选甲乙丙还是丁”。

拥有对好坏的判断力是生存的关键,但是判断好坏远比从好的东西里挑出最好的简单多了。在习惯了千百万年的简单选择后,我们的生理机制并没有为现代社会涌现出的种种复杂选择做好准备。当我们的大脑处理过多的选择时,厌恶和逃避就是一种保护大脑正常运作的合理机制。这就是我们面对越来越的选项时感到纠结的原因。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