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

《黄帝内经》与《扁鹊医简》

发布时间:2023-11-01 09:10:17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3-11-1】
分享至:0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它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广博,除医学理论外,还记载了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音律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成果,并将这些知识和成果渗透到医学理论之中,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遂使其成为以医学为主体、涉及多学科的巨著。《黄帝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数千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受到广大医家和有关学科专家的重视,成为中、外学术界的研究对象,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医学之祖。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原名秦越人,渤海郡郸(今河北任丘)人,战国时期医学家,中医利用切脉诊断的创始人。扁鹊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医学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但其《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著作均已失传。

2012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由于在地下经历了2000多年,这些简牍残缺、散乱等现象十分严重。经过考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十多年的修复、还原、研究,目前整理出930支医简2万余字的内容。研究者们发现,在这些医简中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在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医简所述的“五色脉诊”正是扁鹊首创。专家们通过对这些简牍的年代进行的进一步鉴定,确定这些医简就是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简》。专家们还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或许就是《扁鹊医简》。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关于《扁鹊医简》的信息也将不断地呈现出来。因此,了解《黄帝内经》《扁鹊医简》等中医古籍的主要内容、基本思想、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为建立达立通颗粒整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中医药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分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除包括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外,其医学内容主要有:人体解剖、藏象、病因病机、诊法、病证、养生、治则、运气、医学心理、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部分内容。《素问》各卷的主要内容为:卷一、二为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卷三为脏象,卷四为治法,卷五、六为诊法,卷七、八为病机,卷九~十三为疾病,卷十四~十八为腧穴和针道,卷十九~卷二十一为天元五行、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卷二十二~二十四为治则与医德。以上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突出地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气血功能、病因病机、疾病治则治法等,是《素问》的精华内容所在。

《灵枢》分为十二卷、八十一篇,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灵枢》与《素问》编写体例一致,学术内容互为补充,互相联系,语言文字相近,堪称姊妹之篇。《灵枢》的卷一有“九针十二原”等四篇,较详细地介绍了古代九种常用针具的名称、形状和用途,讨论有关疾徐、迎随、开阖等针刺补泻手法等问题。卷二有“根结”等五篇,记载了三阴三阳各经的根结部位与穴位名称,阴阳各经开、阖、枢作用及阴阳刚柔不同体质类型;阐述了人的精、神、魂、魄、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的涵义等。卷三有“经脉”等三篇,主要论述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循行路线、发病证候及治疗原则,着重指出经脉对于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卷四有“经筋”等七篇,阐述十二经筋循行的部位和生理特点,介绍经脉之气营运的情况,营卫之气的生成和作用,三焦的部位和生理活动,人身的骨度、脉度等。卷五有“五邪”等九篇,介绍邪入五脏、寒热、癫狂、热病、厥病等病证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卷六有“师传”等十二篇,载述了消化道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其形态与生理功能,津液的生理和代谢过程等。卷七有“阴阳系日月”等七篇,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讨论人体的上下、左右、手足经脉与日月、天干、地支的关系,疾病传变规律等。卷八有“禁服”等九篇,指出脉象及面部、皮肤等色泽与形态的变化,可以测知人体经脉脏腑的病变等。卷九有“水胀”等八篇,指出人的形体肥瘦大小、年龄的不同在辨证治疗上的意义;根据人的形神禀赋差异,归纳为二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形神气质特征。卷十有“五音五味”等八篇,叙述了致病原因、发病规律及病理机转等。卷十一有“官能”等五篇,论述了尺肤诊的具体内容及刺法中的“五节”等。卷十二有“九针论”等四篇,阐述九针的起源、命名、形状及其适应证和禁忌等。

《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哪怕是在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损害。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随处可见。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2、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这在生命开始时已经决定了。具有生命力的父母之精相媾,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生命体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看,《黄帝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还把每一脏、每一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每一层次,无论整体与局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形成阴阳的对立统一。

3、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协调统一体

《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以心为例: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主神明,主血脉,心合小肠,生血、荣色,其华在面,藏脉、舍神、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谈心的生理、病理时,至少要从以上诸方面系统地加以考虑才不至于失之片面。因此可以每一脏都是一大系统,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这五大系统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资生和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黄帝内经》否定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的胎始。对整个生物界,则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的产物。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其基本方式就是升降出入。《黄帝内经》把精看成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种对生命物质属性和胚胎发育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黄帝内经》的形神统一观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作出了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的生命运动。在先秦诸子中对神以及形神关系的认识,没有哪一家比《黄帝内经》的认识更清楚、更接近科学。《黄帝内经》关于形神必须统一、必须相得的论述颇多,如《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等中都有所论述。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医学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

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七大学说构成了《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体系,其中脏象、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内容。

1、《黄帝内经》基本理论体系简述

(1)整体观念

《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2)阴阳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

(3)脏象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的脏象经络学说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4)病因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学说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5)诊法治则学说

《黄帝内经》的诊法治则学说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6)预防养生

《黄帝内经》的预防养生学说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之道,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7)运气学说

《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2、《黄帝内经》主要理论学说简释

脏象、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内容。

(1)脏象学说

《黄帝内经》的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联系等的学说。脏象学说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认识、反复论证,使该学说不断丰富完善,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

①脏腑

脏腑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

1)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2)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3)奇恒之腑也属于腑,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的胆既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

②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

1)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络脉: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叙述的非常详细。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再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气穴论》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③精气神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2)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的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内在机理的学说。《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都是该学说的内容。

①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很多,《黄帝内经》将其归纳为二类。风雨寒暑实为“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说之滥觞。

②发病: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观点。

③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有从阴阳来概括的,用表里中外归纳的,用寒热归纳的;从虚实而论者,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衰。概括说来,有正虚而邪实者,有邪实而正不虚者,有正虚而无实邪者,有正不虚而邪不实者。

(3)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法源于《黄帝内经》。

①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观神色者,如《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等所载,这些在临床上都很有意义。

察形态者,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在临床上虚实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知其常,才能达其变。辨舌苔者,如《黄帝内经•素问•热论》、《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论》和《黄帝内经•灵枢》等所载。

②闻诊:包括闻声和嗅气味。闻声音者,是听患者的声音而诊断病情。其次是嗅气味,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

③问诊: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

④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主要为:

1)三部九候法:即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

3)调息法: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5)六纲脉:《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

(4)治则学说

《黄帝内经》的治则学说是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

①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传变。

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者,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而《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详,如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药;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针;中央之域,治宜导引按偁。

因人制宜者,如《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和《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所载。

③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中叙述最详。

④治病求本:这是《黄帝内经》治则中最根本的一条。《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⑤因势利导: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

⑥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要义。

⑦正治反治: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类。

⑧适事为度: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其应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

⑨病为本,工为标:《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本;医生认识治疗疾病,是标。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本,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⑩辨证施治:《黄帝内经》虽未提出“辨证施治”一词,却有辨证施治之实。上述几点均含此意,而书中已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内涵,是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

11制方遣药:《黄帝内经》虽载方药无多,但其方药之理已具。

12针刺灸祔:《黄帝内经》言经络、腧穴、针刺、灸祔者非常多,仅仅补泻手法就有呼吸补泻、方员补泻、深浅补泻、徐疾补泻、轻重补泻等,这些手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二、《扁鹊医简》简介

2023年8月,我国考古界发布重大发现:2012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30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经过考古工作者和相关领域学者十几年的修复、还原、研究,在已经完成修复保护的116枚简牍中发现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在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在这些简牍中所述的“五色脉诊”正是扁鹊首创。专家们通过对这些简牍的年代进行的鉴定,确定这些简牍就是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证明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临床体系。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可能只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属于“科普读物”、“教师讲稿”,而这个“经”或许就是《扁鹊医简》。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关于《扁鹊医简》的信息也将不断地呈现出来。

扁鹊是我国第一位被正史记载立传的医家。然而由于医书失传,他的医术已不可考。《扁鹊医简》的出土,让扁鹊的医学经典得以重见天日。目前,这些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八部约2万余字的医书,内容涉及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知识领域,更是首次系统论述中医脉诊原理,开创了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之先河,是同历史时期最大篇幅的中医理论与实践著作,其诊断手法、结论以及相对应的治法、方药等在后世广为流传,其所记载的药方至今还能应用,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仍为现代医家沿用。

研究认为,在成编时间上,《扁鹊医简》早于《黄帝内经》约二百余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在《扁鹊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比如,《脉书•上经》中主要讲的是"通天",其中提到'五臧(藏)九徼(窍)十二节,皆鼂(朝)于气。朝于气,就是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通。这是已经失传的重要的医学理论,可以解释针灸治病的文化根脉。《脉书•下经》中主要讲疾病变化,一类是以十二经脉为基础的疾病分类变化,一类是以风、痹等三十余种疾病的分类变化,这在《黄帝内经》中被解释为数十篇。髹漆经脉人像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人像高14厘米,其头面、四肢、关节、胸腹、腰背处镌刻有111个点和“心、肺、、胃、肾”等20个铭文。体表有彩绘经脉线11条、刻划经脉线12条,另有“间别脉”40余条,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记载的十二经分布相似,是揭秘古代中医经脉理论与应用的一把钥匙。

专家们研究认为,远古没有文字,以图说话。现存的《黄帝内经》发源于远古伏羲阴阳八卦和九针医图,初创于扁鹊,定型于仓公,历代医家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多人多时充实修改的结果。扁鹊及其弟子伪托“黄帝”之名,撰写了对话形式的《素问》《灵枢》:仓公及其弟子将《素问》《灵枢》修改完善后,合并成《黄帝内经》。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于扁鹊(秦越人)和仓公(淳于意)作出了客观评介。黄帝、岐伯、雷公等都是神话人物,不能作为真实的医学人物。《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只是伪托的“化名”,不是远古部落头领黄帝。扁鹊借用“黄帝”之名,扩大了他的医学思想,提升了医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代盛行的“离合体”(拆字谜)等方法,可知《黄帝内经》中“扁鹊”就是“岐伯”,“仓公”就是"雷公"。《扁鹊医简》证明,《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学派思想的系统解读,属于科普读物和教材。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