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和治疗

发布时间:2024-03-11 11:45:03 | 来源:【药物研发团队 2024-3-10】
分享至:0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胃排空延迟和胃动力紊乱为特征,但无胃排出口机械性梗阻的综合征,属于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一种。患者可表现为早饱、餐后饱腹感、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和体重减轻等,影响食物通过胃部向小肠传输,导致机体对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和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后的吸收率不匹配,从而引起血糖水平波动,甚至可能导致餐后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胃轻瘫的特点是在没有任何机械阻碍的情况下,胃肠排空延迟。除出现胃肠症状外,糖尿病胃轻瘫还会导致患者体内环境失衡,引发多器官功能失调,甚至造成全身器官衰竭。糖尿病胃轻瘫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胃轻瘫是综合作用的结果,Cajal间质细胞、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等的变化及其他因素均可导致胃排空延迟。

中医没有糖尿病胃轻瘫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糖尿病胃轻瘫归属于中医“消渴”“痞满”等范畴,以“痞满”较为多见。《景岳全书•痞满》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因此“痞满”主要归于消渴患者之久病,脾胃之气虚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出现餐后饱胀、呕吐等症状。中医药可通过缓解神经元损伤、修复肠神经丛、调节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等方面改善肠神经功能,通过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血糖和胰岛素吸收,从而达到缓解胃轻瘫症状、调节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发生,整体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目的,在糖尿病胃轻瘫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达立通颗粒是由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焦山楂、焦槟榔、鸡矢藤、党参、延胡索、六神曲(炒)十二味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功效,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轻瘫、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假性肠梗阻等脾胃病中发挥了作用。

一、糖尿病胃轻瘫病因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受到多因素影响。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及胃肠激素分泌紊乱被认为是最主要原因。患者常表现为由胃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的胃调节功能受损,大多数时候认为其与胃窦动力减退及幽门痉挛有关。

急性高血糖与抑郁症被认为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原因。此外,一些降糖药,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抗胆碱能药、抗排异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可能诱发医源性胃轻瘫。

(一)自主神经病变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因素。自主神经改变进而引起胃底、胃窦部收缩力减弱、胃排空延迟,导致胃轻瘫、胃潴留。

(二)高血糖

血糖的变化会引起胃排空速率的变化。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固体和液体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及排空时间延长。

(三)胃肠内分泌功能失调

糖尿病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时,可引起多种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如胃动素分泌的减少,生长抑素水平降低,均可导致胃排空速率减缓。

(四)胃肠道微血管及平滑肌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胃肠道缺血、胃肠细胞功能破坏、胃排空延迟,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血黏滞度增加,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进一步加重病变程度。

二、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表现

糖尿病胃轻瘫的大多数患者可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与传入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而那些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通常是许多症状合并出现,并且起始症状剧烈,部分患者会有周期性加重的特点。

(一)糖尿病胃轻瘫典型症状

1、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常常是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主要症状。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的胃瘫,且程度更重(更严重的恶心及更长的呕吐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胃瘫协会队列的报道中提示:呕吐的严重程度与延迟性胃排空的程度有关。

2、早饱和餐后饱足

严重早饱和餐后饱足在糖尿病胃轻瘫中很常见,50%~60%的患者有早饱和餐后饱足,其严重程度与体重、胃排空情况有关。

3、腹胀

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症状,女性多见。腹胀的严重程度与女性的体重超重有关。

4、腹痛

少数患者会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的症状。疼痛的出现常与进食有关,多发生于夜间。与胃排空试验结果、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糖尿病控制情况无关。焦虑或抑郁可能加重腹痛的程度。

(二)糖尿病胃轻瘫伴随症状

1、体重减轻

大约60%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摄入能量不足(即摄入量不到总需求量的60%),50%患者出现体重减轻。

2、低血糖

在无症状的患者中,血糖控制不稳定,特别是餐后早期低血糖。

3、出汗异常

部分患者会伴随其他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如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

三、糖尿病胃轻瘫流行病学

糖尿病胃轻瘫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见于20~60岁,女性多于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轻瘫的风险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国内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发病率或患病率数据。国外有报道显示: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达50%的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国外一项对糖尿病患者的10年随访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中胃轻瘫的发生率为5.2%,2型糖尿病患者为1%。临床研究发现,胃轻瘫患者中女性居多,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存在波动有关。

四、糖尿病胃轻瘫病机

糖尿病胃轻瘫病机尚不明确。目前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轻瘫与Cajai间质细胞、胃肠激素、肠道菌群、血糖水平等异常有关。

(一)Cajai间质细胞

胃肠道Cajai间质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在消化道自主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分布,包括胃肠系统肌肉组织中大量的特化细胞类型,是胃肠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其中一些细胞在胃肠道肌肉组织中起到起搏器的作用,而其他细胞则主要参与肠道神经传递的调节。Cajai间质细胞的数量和结构异常与胃轻瘫等几种胃肠道动力障碍有关。Cajai间质细胞受损会导致胃肠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进而导致糖尿病胃轻瘫的发展。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的Cajai间质细胞不仅数量显著下降,而且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受到损害,从而发生胃肠疾病。

(二)胃肠道激素

胃肠道激素主要包括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生长激素(SS)、胃饥饿素等,参与调节胃肠运动。MOT能兴奋胃肠平滑肌,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提高胃肠道的排空速度。GAS是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SS可抑制胃张力性收缩、抑制胃固体排空等。胃饥饿素由胃内分泌的X/A样细胞分泌,可以调节胃肠运力,改善小肠平滑肌收缩,增加进食量,调节能量代谢和胃酸分泌。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胃肠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等胃肠疾病。

(三)肠道菌群

人体的肠道微生态异常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许多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非酒精性肝病以及糖尿病等均与肠道菌群变化有关。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与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等菌群失调有关。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的研究发现,乳酸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肠杆菌相对增多,从而出现胃肠疾病症状。

(四)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ENS)被称为肠脑,由数百万的神经元和肠神经胶质细胞(EGC)组成,形成独立的相对神经网络。ENS具有自主控制胃肠道组织动力学和肠道稳态的能力,无需大脑或脊髓的输入。ENS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共同形成脑肠轴,可以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当ENS功能失调时,可导致机体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胃痛、呕吐甚至情绪异常等胃轻瘫症状。

(五)血糖水平

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与胃肠排空延迟密切相关,胃排空的延迟导致食物排空受阻,餐后血糖受到影响,可能的机制是其影响胃肠自主神经功能、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周期、平滑肌细胞活性等 从而导致胃轻瘫。

五、糖尿病胃轻瘫诊断

当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腹感、腹胀腹痛等)时,应怀疑此病,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需要检测胃排空速率来明确是否有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不能仅靠症状,需行胃动力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胃排空延迟,并除外机械性梗阻可能。

(一)检查

医生查体主要检查患者有无剑突下胀满,腹部是否可闻及振水音等。其他辅助检查主要目的为明确是否有延迟性胃排空及胃排出口梗阻。常用检查包括钡餐、胃镜 、闪烁扫描技术、胶囊内镜)、磁共振成像、胃电图、碳十三呼气试验等,其中,闪烁扫描技术为金标准。

(二)鉴别诊断

1、糖尿病胃轻瘫与胃部疾病的鉴别

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由胃部器质性病变,病灶等造成,一般无胃排出延迟的征象。通过胃镜可鉴别。

2、糖尿病胃轻瘫与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鉴别

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如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胰腺癌等,会出现炎性指标或肿瘤相关指标升高,影像学提示炎性、占位性病灶等。

3、糖尿病胃轻瘫与药物引起的医源性胃瘫的鉴别

药物引起的医源性胃瘫患者有服用阿片类镇痛剂、抗胆碱能药、抗排异药和一些糖尿病药物病史。这些药物包括吗啡、曲马多、GLP-1受体激动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4、糖尿病胃轻瘫与进食障碍的鉴别

进食障碍如厌食症和暴食症,也可以有类似的表现。其特征是身体形象扭曲、害怕肥胖、有强制节食和自我饥饿以保持身材的病史。

六、糖尿病胃轻瘫治疗

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主要以消除诱因、缓解胃肠道症状、优化血糖控制、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一线治疗包括优化血糖控制,对症治疗,补液以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等。此外,还需注意停用可能会降低胃动力的药物,定制个性化饮食,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指导。

(一)一般治疗措施

1、戒烟限酒。

2、为减少餐后饱胀感,推荐少食多餐(平均6~8次/天),多食用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含有不可溶纤维素的食物或者是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从而减轻胃轻瘫症状。

3、对患有固体食物延缓排空的胃轻瘫患者可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液体含量。

(二)药物治疗

1、血糖控制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往往存在能量摄入不足,或出现剧烈呕吐,破坏水、电解质平衡,加重能量丢失。应根据症状程度及营养支持情况,适当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防止血糖过高进一步抑制胃动力,避免使用可能会加重胃轻瘫症状的降糖药物。

1型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SGLT-2抑制剂,应避免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波动情况。

2、对症治疗

促进胃排空和治疗呕吐是关键。对于轻症患者,饮食调整和小剂量止吐药或胃动力促进剂有助于缓解症状。首先避免接触可延缓胃排空的药物,包括:抗酸剂、抗胆碱能药、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断剂、组胺H2-拮抗剂等。常用的促胃肠动力药物主要有达立通颗粒、莫沙必利、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等。

对少数出现腹痛的患者,目前的止痛药治疗效果参差不一。达立通颗粒对于缓解腹痛有一定作用。

用于止吐的药物主要有吩噻嗪类(如丙氯哌嗪)和抗组胺类药(如异丙嗪)。达立通颗对恶心、呕吐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有顽固性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胃瘫患者,可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但应避免使用阿米替林。

(三)手术治疗

对于内科治疗不佳、仍有明显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治疗。目前可选用胃肠造瘘术,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严重的顽固性胃瘫,可在全面评估后考虑幽门成形术或胃空肠吻合术。

(四)其他治疗方法

1、难治性胃瘫患者,反复恶心、呕吐,可考虑胃电刺激。

2、目前有证据表明针灸能减轻胃轻瘫患者的症状及提高胃动力。

3、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因此,应给与一定的心理指导,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

 


文献资料

1、冯日露等,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6(5):761~766

2、杨晓辉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与处理,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369~370

3、陈琼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3):359~363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791-88161315。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