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行 Health Trip

新生儿出现十三种“现象”不是病

发布时间:2024-03-14 10:28:32 | 来源:【《中国家庭报》 杜雅琪】
分享至:0

本文转自《中国家庭报》,转发仅为学习交流,若侵犯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1.胎脂。出生时,新生儿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胎脂的多少有个体差异,出生后数小时逐渐被吸收,皱褶处的胎脂用温开水轻轻擦去即可。

2.水肿。出生后3至5日,新生儿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及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至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水代谢不稳定有关。

3.新生儿红斑。常在出生后1至2天内出现,原因不明。皮疹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新生儿无不适感。皮疹多在1至2天内迅速消退。

4.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常可见到因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样黄白色的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5.青记。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又称胎生青痣,会随年龄增长而渐退。

6.橙红斑。为分布于新生儿前额和眼睑上的微血管痣,数月内可消失。

7.产瘤。也称“先锋头”,见于头位产婴儿,是由于先露部位头皮血液及淋巴循环受压所致的软组织水肿。出生时出现边界不清的梭状局部肿胀,常越过骨缝,局部皮肤颜色可正常或稍红,按压时凹陷而无波动感,数天内自行吸收消失。

8.鼻泪管不通。一些新生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出口被一层薄膜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了泪道,造成泪腺不通。一般3至4周后会自行破裂,鼻泪管通畅。

9.“马牙”。口唇皮肤和黏膜分界清晰,黏膜红润,牙龈上可见由上皮细胞堆积或为黏液包囊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板牙”或“马牙”,可存在较长时间,切勿挑破,以防感染。

10.彭氏珠。硬腭中线上可见大小不等(2mm至4mm)的黄色小结节,称彭氏珠,亦系上皮细胞堆积而成,数周后消退。

11.“螳螂嘴”。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吮吸乳汁,不可挑破。

12.乳腺肿大。男女婴出生后4至7天均可见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或见黑色乳晕区及泌乳,2至3周可消退,是由于母体内分泌物的影响所致,切不可挤压,以防感染。

13.“假月经”。一些女婴在出生后5至7天可有灰白色黏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可持续2周,有时为血性,俗称“假月经”,是因分娩后母体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