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创新,是成长最好的磨刀石
发布时间:2024-09-25 17:13:11 |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转发仅为学习交流,若侵犯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9月6日《解放日报》刊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复旦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摘登如下。
创新型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自主培养和造就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创新者。如何学会持续创新?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激发创造天性。 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指出,大脑有一种现象叫“重复抑制”效应:一旦习惯了某样东西,对它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分配的神经能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有创造性。大脑总在寻找新东西,有东西可学,会让大脑兴奋。所以,兴趣是创新之源,每个人都有学习、冒险和创造的冲动。同时,人类不仅在神经元数量上有巨大优势,而且特有的机体组织让我们拥有海量“随时待命”的神经元,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新的神经元线路。所以,脑子越用越好。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把创新的动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兴趣是大脑对探索未知的奖励,通过分泌多巴胺和产生α波让我们感到愉悦;第二层,如果兴趣消退,仍能持续研究,便上升为志趣;第三层也是最高的境界,是有趣,是成为创造力充沛的人。
第二,训练创新能力。 把潜在天分激发为持续的创造力,离不开刻苦的能力训练。近年来,学校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了不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造就更多“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复旦大学学生应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点燃为国家和人类创造未来的雄心,主动塑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更好地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比如,学会给自己“留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刚升教授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做老师的不必高估自己,给同学们的时间松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他建议,同学们不要过早地生活在一个工分激励系统之中,许多时候更需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大学学习远不止绩点和排名。本校上学期实施的本科GPA改革,最核心的导向是松绑,增加容错和试错的空间。一次完整的创新探索,哪怕结果失败,也比一个“A”更有意义。
第三,磨砺创业精神。 要有改变命运、改造世界的雄心,要有独立寒秋、自力更生的决心,要有初心不改、百折不挠的恒心,要有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慈心。把个人成长链接国家发展,用自己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投身创新,是成长最好的磨刀石。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