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

COPD欲“投靠”慢病医保

发布时间:2015-05-15 09:13:50 | 来源:《医药经济报》2015-5-8
分享至:0

 

■本报记者 裘炯华 发自厦门

 “根据预测,2010~2030年间,我国慢阻肺发病率将有可能超过心肌梗死、糖尿病等高发疾病,慢阻肺致残率和致死率将增加60%~100%。”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教授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成立仪式上指出,到2020年,慢阻肺可能会成为全球五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为改善中国呼吸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健康基金会携手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与组织宣布成立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出席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表示,空气污染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得慢阻肺患者不断增多,如果能将慢阻肺纳入慢病医保管理体系,将极大减轻患者和国家的负担。


  盼入慢病管理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城市的慢阻肺病患人均产生的年度直接医疗费用近6000元,社会直接医疗费用约1484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社会总体医疗资源的8.5%。不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喘息发作,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表现。慢阻肺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医疗负担巨大,但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基石,而按现行医保政策,只有纳入慢病医保管理体系的慢性病,患者每次才可以开2周到1个月的药。”王辰指出,慢阻肺还没有纳入慢病管理,目前一次只能开1~2周的药。如能纳入慢病管理,对患者来说将是一大福音。”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还没有引进属于基本医疗、切实有效的慢阻肺治疗药物(如长效受体阻滞剂等)。王辰认为,这是我国在慢阻肺治疗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的。

  我国的慢阻肺治疗尚不规范。在2013年推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按照患者症状、肺功能分级和急性加重风险进行了A、B、C、D四类分组,并针对每一类患者给出治疗策略的建议,同时指出“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基石”,对于重度和极重度并伴有频发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如果不能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完全控制,才推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但由于治疗药物的选择相对有限,导致在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中,超过50%是使用短效或中效的药物,且随意降低治疗级别、过早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实现‘马拉松式’治疗目标的关键是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王辰表示。


      开展全国性监测

      会上专家介绍,慢阻肺的防治已日渐引起国家重视。2014开始,每五年就要做一次慢阻肺患病的全国监测,将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置多个监测点,并将涉及问卷和肺功能的推广使用。还将以全国160个流调点、80个农村、80个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研究,获取正常人群肺功能的参考值及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了解2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世界健康基金会执行副总裁Linda Heitzman进一步指出,提升公众对呼吸疾病的认知,减少呼吸疾病患者的医疗负担迫在眉睫,对吸烟人士和长期生活或工作在灰尘、生物燃料与固体燃料环境中的高危人群来说更是刻不容缓。“为此,基金会推动成立了中国呼吸疾病联盟,与众多合作伙伴协力解决这一健康难题,并将通过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有据可依的建议,在未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慢性呼吸疾病。”

      据悉,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收集、更新相关证据,引起决策者对慢阻肺和哮喘疾病的关注,推动将慢阻肺和哮喘纳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加强医疗保健与疾病防控体系内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向医疗机构捐赠肺功能检测仪器;全面提升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三级预防体系;提升肺功能检测认知与能力,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列入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加强二、三线城市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等。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