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

联合用降压药优于单药治疗

发布时间:2015-07-22 16:25:09 | 来源:《中国医药报》2015-7-17
分享至:0

  □本报记者  朱国旺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控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血压达标是降低高血压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专家指出,要提高血压达标率,在用药方式上应该注意,单一药物治疗的达标率只有40%~60%,而联合用药则可使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单药治疗存在诸多短板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说,我国高血压治疗的达标率很低,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只有1%左右,很多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的现状一是不用药,二是不达标。

  据专家分析,我国高血压达标率低与高血压发病特点有关。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患者众多,导致知晓率低。随着疾病的发展,很多患者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到医院就诊。有些患者甚至到脏器出现问题后,才发现自己罹患高血压已很长时间,但此时治疗难度已经很大。

  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诊,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因而要求长期坚持、终生服药治疗。但部分患者却相信偏方或跟着感觉走,随意变动医生安排的治疗方案或中断治疗。还有部分患者未经医生同意,一旦血压控制平稳,就擅自改服其他降压药,导致血压再次大幅度波动。

  尽管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我国血压达标率却徘徊不前,原因之一就是单药治疗存在诸多短板。专家指出,单用一种药物降压一般仅可控制40%~60%或更少患者的血压,对重度高血压治疗效果更差。当药物常用剂量效果不好,想增加剂量时,疗效增加不多,而副作用则会大大增加。如果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或危险因素,也不宜随意增加单一药物的剂量。

之所以单药降压效果较难满意,是因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和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血液因素和心血管因素等,且每个患者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而大多数降压药物往往只针对某一项发病机制起作用,对于其他发病机制则没有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是必然的趋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说,优化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可增加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他提出,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不可阻挡的趋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朱建华教授指出,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故目前的治疗需要多途径阻断,这是联合治疗的理论基础。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可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此种黄金搭档不一定非要采用两种强效的降压药,而作用机制协同或互补的药物往往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坚持服药,最终达到血压达标的目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孙宁玲教授说,国际最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建议,强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从而实现持续控制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联合用药可使80%以上患者的血压达标。小剂量的联合用药能减少单一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还可以起到保护脏器的作用,减少或延缓靶器官损害,最终结果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有5类,分别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联合方式有: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联合,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利尿剂和ACEIARB联合,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和ACEIARB联合,钙拮抗剂和利尿剂联合等。不同疾病特点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

专家们同时强调,控制高血压不能光靠药物,也要重视非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还能加强降压药物的效果。如低盐饮食,戒酒、戒烟,减肥等。胡大一教授说,如果体重不降、饮食不管、运动不做,控制高血压就成了一句空话。

 

  编后

至此,如何选用降压药系列报道已经结束。通过连续5期的报道,采访或向我国多位知名的高血压专家约稿,介绍了高血压药物在选择及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给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些有益帮助。高血压是一个大病,患病人数众多,其用药也很复杂,我们将在以后的报道中对此进行更多关注,并期待得到读者的支持。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