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动态 Marketing Dynamic

产品为王时代 要转型也要增长

发布时间:2017-03-23 10:01:27 | 来源:《医药经济报》2017.3.16
分享至:0

□张善果

 

产品为王时代的回归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归宿,药企药正确运用这一优势,“联手闯天下、抱团走市场”才是目前厂商之间应对市场升级最正确的选择!

从质量制胜到管理致胜,再到营销为王,若干年前,在通用名药品品牌化成为风潮之时,就有人预言:医药行业迟早要回归产品本身。如果说昨天的预言之于将来如何,笔者以为:将来已来,当下就是产品为王的时代!

新医改背景下政令密集出台,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政令导向几乎都始于产品,比如一致性评价,比如一品多规的限制,比如质量可追溯体系,比如优质优价,比如限抗,比如各类目录……毫无疑问,产品成为政令知归结点,也是开启新时代的核心点。

药企常犯哪些错

从品牌制胜到营销为王,仿佛让草根企业看到:摸不着的“品牌”终于可以接“营销”的地气了。于是,营销团队成为营销为王时代最有利的砝码,因为有了团队就有销售网络,营销团队和销售网络成为商家与厂家博弈的资本;不少厂家受尽了销售团队“携市场以令药企”的夹板气。如今,厂商之间角力的天平似乎滑向了药企,一些企业“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走进误区。

错误一:盲目涨价。不管什么样的套路和模式,价格始终是营销最重要的抓手。鉴于GMP认证、一致性评价、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客观上涨,产品涨价不可避免。看上去作为下游的代理商、分销商,甚至消费者都只能黯然接受,但只要有可以替代的产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离你而去。

错误二:乱定任务。物以稀为贵,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的药品市场,稍微有点噱头的产品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在挖角队伍的驱使下,区域市场、核心产品的年度任务和战略远景规划,必然促使年度任务水涨船高。

迫于产品资源威力,下游 销舊商只能逆来顺受,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区域掌控权。看上去企业完胜,事实上,销售队伍只能通过客情透客和政策压货来完成任务,于是,客情博弈、价格混乱如影相随,一个产品,沧陷的悲剧上演了。

错误三:瞎划市场。诸多下游销售商可能无法全面覆盖协定的市场,更谈不上精耕细作。但是产品为王,药企对销售团队下刀了:切割市场。事实上,统一规范的区域市场管理才是药企营销长治久安的基础,但药企既不愿意放弃销售团队多年市场沉淀带来的既得利益,又想引进新的销售队伍带来的增量红利。于是,一个好好的市场被划得支离破碎,窜货为代表的市场混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错误四:严苛政令。“我有产品我怕谁”,药企一改“维维诺诺”的面目,开始在销售政策制定上痛下杀手,从过去的“100万资信”到现在的“先款后货”,从过去的“承兑也是钱”到现在的“现金转账+支票”,从过去的密集走访到现在的远程遥控,动不动就罚款成为常态……于是,原本就貌合神离的所谓“合作”就这么赤裸裸地呈现在厂商之间。

在营销上,笔者一直倡导“四化”,即营销设计与营销运作一体化、前台后台一体化、厂商价值一体化、商商价值一体化,见惯了此消彼长的博弈,鉴于医药形式的刷新,笔者给药企提出如下建议,方可顺势而为,在实现企业转型的同时,还能保持营销的高速增长。

第一步:吃透政策,理念输出。药企和销售商同样面临适应新形势的转型,药企与其费尽心思地操纵销售商导致博弈徒增,倒不如以产品掌控为契机,精心研究市场走向和政策变更,并以此为要点,一体化分享,拉动销售商的转型,加速销售商的升级,一起PK掉竞争对手的威胁,同时在帮扶的基础上,顺势导入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战略体系,继而实现对销售商的一体化进程,在模式转换中占据优势,而不是一味地“携产品以令商家”!

第二步:以我为主,梳理商家。这一点与形式变化关系不大,只是因为博弈优势的转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节点。对现有商家进行必要的增减调优非常重要。过去你调整了销售商,谁来干?你解决不了。但是现在,因为产品资源稀缺,销售团队不是问题。但笔者一直以为,药企不能用咄咄逼人的心态乱出牌.,而是要从战略角度进行必要梳理:哪些市场的队伍可以留?哪些市场的队伍需要教育?哪些市场的队伍必须更换?

第三步:确立战略,协同作战。理念输出和队伍优化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实现厂商之间有效的一体化、向市场要效益的阶段。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步:1.确之明确的目标,双方都认可,愿意为之共同努力;2.合理的分工,药企做什么,销售商做什么,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合理的衔接;3.强化仪式感,至于用什么方式增加仪式感和使命感,应该不是问题!

【结束语】

生产企业、医药商业和医药终端的集中度都在提升,行业融合成为常态,尤其是在政令密集的当下。产品为王时代的回归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归宿,药企要正确运用这一优势,“联手闯天下、抱团走市场”才是目前厂商之间应对市场升级最正确的选择!

版权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云端科技

赣ICP备150057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赣A202207910060

友情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网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43号